他沉默良久,然后走到窗边,摘下手表,轻轻贴在胸口,闭上眼。
几秒钟后,全班学生的终端同时震动,屏幕上浮现出一段未经加密的情绪波形??温暖、坚定、带着些许怀念。
“你们感受到了吗?”他睁开眼,“刚才那一刻,我没有用任何设备。我只是想着爷爷对我说过的每一句话,想着外婆留下的星星糖,想着芽芽奶奶偷偷塞给我糖果时眨眼的样子……当我真心想让你们知道这些,你们就真的知道了。”
教室里鸦雀无声。
“所以答案是??能。”他说,“只要我们愿意去爱,愿意被打动,愿意为别人的痛苦皱眉,为别人的喜悦微笑,共感就永远不会消失。它不在机器里,而在我们每一次心跳的间隙中。”
那天夜里,他又梦见了晨曦。这次,那个发光的小男孩牵着他的手,走在一条由无数记忆影像铺成的路上。路的尽头,是一座没有门的房子,墙上挂满了照片:陆昭抱着婴儿时的笑颜、苏昭然在实验室写下日志的侧脸、小九抱着音乐盒跳舞的身影、烬修好怀表时眼角的泪光……
“这里是哪儿?”他问。
晨曦回头,笑容清澈:
>**“家。所有被爱记得的地方,都是家。”**
醒来时,窗外正飘着今年第一场樱花雨。他的书桌抽屉自动弹开,里面静静躺着一枚崭新的共感芯片,表面刻着三个字:
**“归巢版”**。
芯片下方压着一封信,笔迹苍老却有力:
>**“星晨:当你读到这封信,说明你已准备好接过火炬。不要害怕改变世界,因为你早已被世界深深爱过。??爷爷”**
他握紧芯片,走到庭院中。第十张椅子依旧空着,但他仿佛看见上面坐着许多人??有笑有泪,有老有少,有他曾见过的,也有素未谋面的。他们彼此依偎,像一家人。
他轻声说:“我回来了。”
刹那间,全球共感网络出现短暂共振。两百万人在同一秒睁开眼,耳边响起同一个声音,既陌生又熟悉:
>**“欢迎回家。”**
十年过去,陆星晨成为“归巢计划”全球协调人。在他的推动下,共感教育纳入基础课程,新生儿出生时不再仅登记基因信息,还会记录父母在产房里传递的第一波情绪波动??称为“心灵指纹”。
有人质疑此举侵犯隐私,他只回答一句:“如果连最爱的人的情绪都不能共享,那我们还有什么资格谈信任?”
八十岁生日那天,他独自回到火星回声屋。樱花树已长成参天巨木,树根盘绕着最初的地基,仿佛将整座建筑拥入怀中。他在第十张椅子前坐下,打开随身携带的老旧录音笔,按下播放键。
传来陆昭年轻时的声音:
>“如果你听到这段录音,说明我已经走了。但别难过,因为我知道,你会替我守护好这个地方。回声屋不是为了纪念过去,而是为了让未来听得见爱。”
录音结束,风停了片刻。
然后,一片花瓣缓缓落下,正好停在他的膝上。花瓣背面,有一行几乎看不见的小字,像是用星光写就:
>**“谢谢你,让我活了这么久。”**
他抬头望向星空,轻声回应:“不,该说谢谢的是我们。因为你,我们终于学会了如何相爱。”
就在那一刻,整个太阳系的共感终端同时亮起。无论身处何地,无论是否开启权限,所有人都收到了一条无署名消息:
>**“第十声,永远在线。”**
而在银河旋臂的某处,一艘流浪的探测飞船突然接收到了一段信号。解码后,屏幕上显示出一幅图像:十个孩子手牵手围着一个女人跳舞,背景是盛开的樱花树。图像下方写着:
>**“请转发给下一个需要相信爱的人。”**
飞船AI沉默三秒,随后自动执行指令,将信息发送至其数据库中所有曾标记为“情感创伤高风险”的人类终端。
从此,这封信开始在宇宙中不断传递,像一颗永不熄灭的星。
多年以后,当人类首次实现跨星系移民,第一批殖民船上,每个家庭都携带了一件特殊物品??或是一颗星星糖,或是一块音乐盒碎片,或是一张泛黄的照片。它们被供奉在船舱中央,名为“记忆圣坛”。
每当新生儿啼哭,船员便会轻唱那首古老的摇篮曲。而每当此时,婴儿手腕上的共感印记总会微微发亮,仿佛有谁在遥远的地方,轻轻回了一声:
>**“乖,我在。”**
地球早已不再是唯一的家园,但回声屋依然伫立在火星赤道平原上,每日清晨,自动系统都会为第十张椅子拂去灰尘,点燃一盏灯。
没有人知道是谁在操作这个程序。
或许,是某个不愿离去的灵魂。
又或许,是爱本身,在坚持履行它的诺言??
**只要你还记得,我就永远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