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仰作为团队一打,率先站上起射线,一抬眼,满是黑压压的人头。
主办方很巧妙地将观众席按国家区分,中韩两国的应援队人数相差无几,举着不同的旗帜与横幅,一红一白,观众席形成了泾渭分明的标志性景象。
“中国队!加油!——”不知道是谁先带的头,观众席忽地躁动起来,高举横幅呐喊。
直播间内,解说员的手紧紧地攥住了台本:“现在由我们中国队的小将宋仰,打出第一支箭,对于团队赛而言,他的这一支箭至关重要……”
宋仰在热火朝天的呐喊声中深呼吸,抬起双臂,看似镇定的瞄靶,实际上他的心率已经飙升过百。
他的紧张会直接反应到他的瞄靶速度上,这一点宋仰自己也有感觉,但很难去控制,信号片不掉落,他就不能撒手。
已经十五秒了。
李浔站到宋仰身后,一手扶着弓箭架道:“慢慢来,不着急,有的是时间。”
团赛的六支箭一共120秒,按道理来说,每支箭20秒,但一打超过20秒是没关系的,后边的队员能在规定时间内把箭放出去就不算超时,这也是王南风当时为什么把宋仰放在一打的原因之一。
他们这队有于慎微——这个瞄靶只需要11秒的男人。
所以在时间方面,李浔还是挺宽心的。
宋仰松手的同时,解说员道:“似乎是一个压线的九环,能看得出来他有些紧张,裁判员现在正在用放大镜确认……好的,裁判员已经确认是九环,不错的成绩。”
嘉宾解说:“但我们面对的是世界第一强队,九环肯定还是不够的,希望接下来的两位队员能有更出色的发挥。”
字正腔圆的声音通过接收器传递到千家万户。
宋仰家的客厅沙发里挤满了亲朋好友,茶几上堆放着一坚果和饮料,俨然是把家当成了据点。
李初之指着电视机大喊:“是哥哥和舅舅!”
尿尿趴在茶几边,看见熟悉的脸,仰起脖颈“汪”了一声,逗得大伙儿哈哈笑。
隔壁阿姨剥开橘子往嘴里塞:“慧瑛,你家小仰真的是上镜,跟那帮老外一比,显得特别清秀。”
“那肯定,也不看看是谁生的,基因摆在这。”
宋景山笑着将电视机音量调到最大。
音响里传出解说员颇为惋惜的声音:“中国队二打出现失误,只拿下一个八环,这给李浔带去很大的压力。”
嘉宾解说:“我们在现场可以感觉到,场上已经起风了,刚才这一箭发挥失误或许和风速也有一定关系,希望他能尽快调整过来。”
李初之眼睛一亮:“轮到舅舅了!”
午后的阳光很烈,正对着场地,李浔戴着墨镜和渔夫帽,手握一把红黑色的反曲弓上场,摄影机推进,拍到他的鼻梁和紧抿的嘴唇。
箭飞出去,解说心头一紧:“九环,李浔也是一个九环,中国队目前分数是26环。能看得出来,大家在对阵韩国队时的状态和对阵乌克兰队时有很大的变化。”
嘉宾解说:“是的,我在台下就跟着紧张,别说台上的运动员了。”
轮到韩国队运动员上场了,王南风扶着望远镜,说:“大家调整状态,别绷那么紧,尤其是于慎微,别想那么多,他们没有完美到不可攻破的地步。”
李浔绕到望远镜后瞅了一眼靶面上的三支箭,略微一皱眉,二十六环的成绩和他预期的有一定差距,他甚至都能预见韩国队拿下开场这关键的两分,除非等会儿的三支箭,他们三个都拿满环,说不定能打个平手。
王南风拍拍他肩膀说:“你刚才那箭偏右了大概一毫米左右,问题不大,下把稳住。”
李浔一点头:“嗯”
韩国队的安志宇打了个十环,举着白旗的观众沸腾了,高高起立,扯着嗓子大喊道:“大韩民国怀挺!”
三支箭下来,韩国队拿到28环,三个人重重击掌,拿挑衅的眼神看向中国队。
输人不能输气势,轮到宋仰上场时,观众席后座有人挥动起国旗:“中国队!加油!”
这哥们喊完,好些观众的情绪都再次被带动起来,振臂呼喊,吹着响亮的口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