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北境边关生存日常 > 9恩将仇报(第1页)

9恩将仇报(第1页)

唐宛姐弟俩拿着空陶碗回了家,在祖父旧物中找到家中的地契,仔细记住了上头标记的地段所在,带上进出城门的凭引,又出了趟门。

这次却是先往集市租了一辆骡车,径直往城外去了。

怀戎县虽叫县,其实是边陲重镇,县城依山傍水而建,城墙巍峨坚实,护着一方军民的安危。城外则散布着不少营堡,有士兵驻守巡逻瞭望,以防北狄随时可能的来犯。

榆树巷距离怀戎县城的西城门较近些,骡车载着姐弟俩沿着河岸走出巷子,一路上人来车往,时下正是春耕时节,挑担的、赶车的,不少人也都在往城外赶,正是忙碌的时候。

到了西城门,遇到更多排着队往城外去的人和车。出城这边倒还比较宽松,守门的士兵只粗略扫了一眼,便大手一挥便放了人出去。

倒是进城那边较为严格,不仅仔细查看出入凭引,遇到生面孔的,对其携带物品也会盘查一番。

唐宛远远瞧着这一幕,竟生出了几分莫名的怀念。

出了城门,眼前的景象一下子就变得开阔不少。

放眼望去,视野里尽是大片被翻耕好的农田,整齐的田垄里隐约已经泛起了嫩绿,上头有整齐的饮水痕迹,应是已经播种完毕。

“这一片都是军里的官田,你家的地得更远些。”赶骡车的大叔随口解释。

姐弟俩以前偶尔出城门,但都走得不远,从未去过自家的地,因此也不认得路,只得把地契上标记的地段给这位大叔说了。好在大叔拉客多年,对城外的情况比较熟悉,虽然并未去过那里,却多少有些印象。

骡车驶出城外后,就变得颠簸起来,唐宛攥紧了车沿,四下张望观察。

一边问那赶骡车的大叔:“这田里都种的什么?”

看这姐弟俩也不像是会下地干活的样子,问出这种话来也不足为奇。

大叔笑呵呵地说:“多是黍子、春粟和春小麦,空置的地过段时间会种玉蜀黍。”

唐宛点了点头。

黍子是高粱,春粟则是小米,在南方可以种春秋两茬,北境却不太行,入秋之后气温很快就会降下来,种什么也不成了,玉蜀黍则是玉米。

唐宛一路跟大叔打听农事,东一句西一句的,听得细致,路也不觉得远了。不知不觉离开了军田地界,再外围才是各军户自家的私田,每家地有界石为标记,界石边插了木牌写着所属军户的姓氏。

私田的耕种进度明显落后于军田,不少是才刚犁开的荒地,翻出来的新土还带着潮气,有人正在挑着肥桶施肥,有人弯腰点种子,更多的则是扶着犁头赶着牛,一行行往前翻。

唐宛其实对这个生她养她的时代了解没有多深,但此刻重新了解也来得及,便仔细留心观察,发现那牛拖着的似乎是木犁,速度不快,翻的地也不深。

她不禁再次怀念现代的便利。

当初她租那农家小院的时候,也开了一片地来种菜。不过功夫更多花在种植上,开荒的时候为了方便直接叫了辆挖掘机,一两个小时就把院子后面的荒地给整齐了,也就是捡石头花了些时间,之后又买了一台小型的耕地机,她一个女生亲自动手,只一两天的时间就把那块地收拾得整齐又漂亮。

如今却是什么都得人力来做,想想就很头大。

不过唐宛观察下来,这边耕种方式虽然比较原始,费时费力,原本的土质倒是很好。北境大片的军田都是开荒得来的,原本此处都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地表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腐殖土,即便被开垦多年,被保养得当的土壤依然黑里带着灰,抓一把松软透气,这种土不管种什么应该都会很好,多少算是个安慰。

如此又走了一阵子,大叔便不大认得路了,一路打听着,往唐家的土地方位赶去。

越往前走,他们能越发感觉到,四周人烟稀少,佃户也变得稀稀落落。唐宛注意到前方不远处似乎有几栋房舍,其中有一栋约莫四五层楼高的建筑格外显眼。

“那是什么?”唐宛问赶骡车的大叔。

大叔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了一眼,道:“那是营堡的瞭望台,如果北狄人来犯,他们会点起狼烟示警,附近的营兵便会赶来支援。”

北狄人来犯?

唐宛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难怪祖父从来不让姐弟俩来地里,原来自家的土地距离前线竟然这么近。

她下意识地想着,是不是得想个办法搬离此处,带着睦哥儿去往更安全的地方安家?

可一转念就知道这个想法并不现实。

唐家是军户,没有得到允许绝对不可擅离此地,否则便算作逃兵,轻则革除军籍,重则问罪处斩。即便她能设法顺利脱身,古代户籍管理严格,到别处能否顺利落脚也是一大难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