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干脆将那酸菜拿出来,用井水泡了。
葛三娘家的酸菜腌得够味,唐宛拿到时稍稍尝过,便想好了吃前一定要浸泡一阵的。鸡蛋前两日才在集市上买了一小篮子,约莫二十来个,虽不多,但试做一下,应该够用了。
一切安排妥当,横竖晚上没有其他消遣,唐宛便打算洗洗睡了。
不过烧水准备擦洗的时候,想到今日跑了一趟城外,出了些汗,她就没忍住洗了头发。
及腰的长发洗净晾干属实不易,没有专用的洗发露,不论洗衣洗澡都使用一种名为澡豆的皂角树果实。这种果实遇水揉搓确实起泡,类似肥皂水的作用,但用起来实在不便,加上晾干耗费了不少时间,唐宛忍不住又开始想念起现代的吹风机来。
然而多想无益,只庆幸此刻不是那严寒的冬日,勤快擦拭着,倒不至于着凉。吹风机没什么指望,香皂或沐浴用品倒是可以期待一番,却也不是短时间能弄出来的。
次日天不亮,唐宛便早早起了床。
她先去查看昨晚发好的面团,揭开锅盖,一股浓郁的面香扑鼻而来,表面微微鼓起,手指一戳一个洞,内里质地松软,发得非常漂亮。
唐宛很满意这个状态,这时候再撒入适量中和的碱粉,掺入面团。
重新揉好面后,开始准备馅料。
她将昨日买的五花肉洗净切块,加入切好的野葱段一同剁碎,又往里加了些提前泡好的生姜花椒水,泼上一勺热油,肉馅顿时香气四溢。
之后将浸泡的酸菜捞出来,切得细细的。鸡蛋则搅打成蛋液,用油炒出来,晾凉后也切碎了,一并加入肉馅中搅拌均匀。
馅料调好,她又转战案板。
面团分成差不多大小的剂子,擀成面皮,唐宛正要开始包包子,便看见唐睦揉着眼睛,顶着一头乱发从房里走出来。
“阿姊,今天起这么早啊?”
唐宛并非刻意早起,实在是晚上睡得早。闻言抬头看了弟弟一眼,笑道,“你困的话,再去睡一会儿吧。”
唐睦却道:“我来帮你。”
看到她手边已经调好的一盆馅料,阿姊都已经在准备包包子了,唐睦哪里还睡得着,双手轻轻拍了拍脸,出去快速漱了口,洗了手脸来帮衬。
虽说北方人多吃面食,但唐家的情况,以前很少吃这种白面,唐睦贴个饼子还算有经验,包包子却是头一遭。
唐宛也不能表现得太娴熟,故意磕磕绊绊地包出了几个不太像样的,一边慢慢包,一边自己总结经验,才慢慢包出漂亮的褶子。
唐睦在一旁看着,觉得自己仿佛看明白了,可手指头不听话,不禁有些沮丧,叹道:“还是阿姊厉害。”
唐宛自己作弊的,当然不会苛求唐睦,只鼓励道:“多练练就好。”
唐睦也觉得如此,便耐心观看揣摩唐宛的手法,十几只包子下来,竟也真包出了比较漂亮的模样。
这样一来,头一屉包子的形状便有些千奇百怪,唐宛也不介意,只笑说:“这屉咱自家吃,横竖味道是一样的。”
唐睦稍稍松了口气,不浪费就好。
姐弟两个一起动手,加上第一天食材准备得不多,很快就包完了。一共包了四十来个,摞了三个蒸屉。
唐宛交代唐睦去灶下烧火,将蒸屉放在灶头蒸上,自己则去查看昨日泡的黄豆。
豆子经过一夜的浸泡,吸饱了水,变得圆滚滚的,粒粒饱满,看着就喜人。
唐宛用清水淘洗了几遍,提着豆子走向昨晚便安装好的石磨旁。
这个石磨不同于她在华夏用过的丁字形推杆式,而是磨盘旁边一个轴儿,手推的,一个人就能操作,只是忒费力了些。
唐宛一勺黄豆一勺水的开始磨,发现这个工作比想象中累人得多,才转了几圈,手臂就酸了。
不过看着乳白细腻的豆浆沿着磨盘缓缓流下来,又觉得这些辛苦也算值得。
为了美食这都不算什么,更何况还有一重挣钱的目标支撑着,唐宛干劲十足。
唐睦在旁看了一会儿,见她渐渐吃力,连忙道:“阿姊,我替你一会儿吧。”
唐宛看了眼桶里的豆子,还剩下一半,靠她一人恐怕真的磨不动,便道:“那我们轮着磨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