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啪——”就在张林内心惊涛骇浪之际,一个响亮的掌声突兀地响起。是李国涛。这位能源集团副总激动得满脸通红,大力拍着手:“妙啊!郑书记这招绝了!三方共管,公开透明!这办法好!治标又治本!”他的大嗓门如同投入水面的巨石,瞬间打破了沉寂。紧接着,如同连锁反应一般。“有道理!群众监督才是最长效的监督!”钱研究员的声音。“引入外部力量,倒逼政府和企业规范自身行为,这思路值得推广!”省发改委某处长。“公开透明,确实是化解信任危机的不二法门!”叫好声从不同角落响起。支持郑仪方案的声音迅速汇聚成一股不小的浪潮。在党校这种高度强调“群众路线”和“权力公开”的环境中,郑仪这套“阳光化监督”的方案,几乎天然占据了道德高地。因为它完美契合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诉求!张林的脸色越发阴沉。这些叫好声,如同无形的鞭子抽打在他的神经上。“想法很好,但过于理想化!”张林深吸一口气,脸上重新挂起沉稳的笑容,声音盖过了现场的议论。他不能直接否定,必须用更“专业”的方式反击。“郑书记的方案,理念非常先进。”张林先肯定了一句,随即话锋陡转:“但操作层面存在巨大困难。”他竖起手指:“第一,法律依据缺失。村民代表是否有权查阅企业核心财务账目?这在现行法律法规中找不到支撑!企业完全可以拒绝!强行要求,只会引发新的法律纠纷!”“第二,代表性问题。村民代表如何产生?如何确保其公正性和专业性?如果被少数人操控,或本身就不具备甄别能力,监督反而会成为内耗和扯皮的源头!”“第三,成本问题。全过程公开、定期会议、公示……这些都需要人力物力投入。一个项目尚可,若推广开来,对基层财政是巨大负担!”张林的分析条理清晰,直指方案的操作困境,立刻让不少刚才叫好的人冷静下来,露出思索的神色。会场再次陷入安静。郑仪微笑着看着张林的反击,丝毫没有意外。他等的就是这一刻。“张市长指出的困难很现实。”郑仪的声音依旧温和,仿佛在虚心求教:“那么,在您看来,如何在现有框架下,既能加强监督刚性,又能避免法律障碍和成本压力呢?”他轻轻一脚,把皮球又踢回给了张林。你不是说我的方案不可行吗?那请你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来!张林的瞳孔微微收缩。郑仪这一手,更狠!刚才他还可以用“操作困难”来搪塞,但现在郑仪直接把“方案设计”的任务甩给了他!他如果拿不出一个既能满足监督刚性、又能在现有框架下运行、成本可控的方案,就等于承认了自己之前的方案存在重大缺陷!等于向刘建华和孙志远低头!可他能拿出这样的方案吗?不能!在明州那种地方,监督的刚性从来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立场问题!是胆量问题!是背后力量的博弈!张林的沉默只持续了不到两秒。但他的内心,却仿佛经历了一场剧烈的风暴。刘建华那咄咄逼人的眼神,孙志远那充满嘲弄的老脸,台下那些审视的目光……都化作沉重的压力,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就在这时。“时间差不多了。”班主任林教授的声音如同天籁,适时响起,打断了这令人窒息的僵持。他看了一眼手表:“今天的案例分析很深入,各组提出的方案各有侧重,也引发了非常激烈的思想碰撞。”“这恰恰达到了我们模拟推演的目的,在思想交锋中深化认识,提升复杂局面下的研判和协调能力。”林教授巧妙地回避了对任何方案的直接评价,将这场差点失控的争论重新拉回“教学目的”的轨道。“课后,大家可以继续思考,也可以查阅更多类似案例。我们下次研讨,还会继续围绕‘监督与执行’这个核心问题深入探讨。”“现在,散会!”张林几不可闻地松了口气,紧握的拳头在身下悄然松开,掌心里全是冷汗。林教授如同救火队长般宣布散会,这给了张林一个完美的台阶。他立刻恢复了市领导应有的从容,率先站起身,微笑着向林教授点头示意,然后迈步向教室外走去,步伐稳健,没有丝毫慌乱。但他的内心,早已惊涛骇浪。郑仪……这个看似温和无害的年轻人,今天这一手“三方共管、阳光监督”,简直毒辣!表面上是在调和矛盾、提供方案,实际上却是在逼他张林暴露底线!逼他在党校这个平台上,在省里无数眼睛的注视下,表明他对“权力监督”和“资本约束”的真实态度!,!这个年轻人,绝不是什么初出茅庐的书生!他是一条潜藏在水下的毒蛇,不出手则已,出手就是致命的杀招!必须尽快摸清郑仪的底牌!他背后站着谁?徐省长?还是……省里其他力量?张林一边走,一边快速思考着对策。强硬打压?在党校这种地方,郑仪顶着支部书记和徐省长红人的双重光环,显然不行。拉拢?上次送茶叶被拒,已经碰了个软钉子。今天又被狠狠将了一军,再贸然示好只会显得自己软弱。离间?郑仪和刘建华显然达成了某种默契……孙志远那个老狐狸的态度也暧昧不明……张林感到一阵头疼。郑仪这条线,一时半会儿还真不好下手。走出教学楼,他没有回宿舍。那间冰冷、被严密监视的401房间,此刻更像一座囚笼。他需要透口气。走廊尽头是楼梯间,有一扇小窗对着楼后的绿化带。张林踱步过去,从兜里摸出烟盒,熟练地磕出一支叼在嘴里。“啪。”打火机清脆的响声在空旷的楼梯间格外清晰。下一步怎么办?郑仪步步紧逼,孙老虎视眈眈,刘建华这个被点燃的刺头,省纪委王素那双无时无刻不在的眼睛……烟雾缭绕中,张林的眼神越发阴鸷。他需要一个突破口,一个能破局的人,或者一股能借用的力量。“哒、哒、哒。”脚步声从楼上传下来,打破了楼梯间的沉寂。张林下意识地抬头。一个身形挺拔的年轻男子正从楼梯转角走下来。他看上去也就三十出头,比郑仪略大一点。穿着剪裁得体的深色夹克,白衬衫领口挺括,腕间戴着一块样式低调却价值不菲的机械表。五官端正,眼神平和,脸上带着一种京城大院里子弟特有的、疏离却并不傲慢的平静。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步伐。每一步都落得极稳,带着一种不疾不徐的韵律感,仿佛这世间的纷扰都与他无关。这是绝对的自信,也是深厚背景赋予的从容。张林立刻认出了对方。周帆。这一期学员里最年轻的几位正处之一。来自“华兴能源集团江东分公司”,职务是副总经理。华兴能源,一个名字听起来普通,但圈内人都明白其分量的庞然大物。中央直管,副部级架构,真正的能源巨鳄。更重要的是,坊间传闻,这位周副总的家族,在京城那个核心圈子里,有着盘根错节的深厚人脉。他来江东,与其说是任职,不如说是某种历练。张林在开学典礼上见过他,当时他站在一群省直机关的处长中间,低调得如同背景板,但那份骨子里的气度,根本藏不住。周帆显然也看到了张林。他的目光在张林指尖明灭的烟头上停顿了零点几秒,随即移开,脸上没有任何厌恶或意外的表情。他继续往下走,步伐没有丝毫停顿,似乎只是路过一个无关紧要的吸烟者。就在两人即将擦肩而过的瞬间。“张市长?”周帆的脚步停下了。张林迅速掐灭了烟头,脸上立刻堆起属于市领导的那种平和笑容:“周总,这么巧?”周帆微微颔首,目光平静地落在张林脸上。“刚下课?张市长辛苦了。”周帆的语气很自然,仿佛老友寒暄。“还好,习惯了。”张林笑着回应,心里却飞快地盘算着对方的来意。绝不仅仅是巧合。“刚才的案例分析,很精彩。就是有点火药味。”他像是随意点评,目光却锁定了张林的眼睛。张林脸上的笑容不变,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无奈和坦然:“是啊,大家讨论热烈,都是为了工作嘛。刘市长性子直,孙老也……哈哈,都是老同志了。”周帆轻轻“嗯”了一声,不置可否。“郑书记……想法很大胆。”周帆的声音放得更轻了,像是在闲聊一件趣事。“三方共管,阳光透明。这种玩法,没点底气的,真不敢提。”张林飞快地观察着周帆的表情。对方脸上依旧是那种淡淡的、波澜不惊的神情。看不出任何倾向。是嘲讽郑仪的“大胆”?还是在试探他张林对郑仪的态度?“郑书记年轻,有冲劲,想法也比较……前沿。”张林斟酌着字眼,语气平和,像是在评价一个年轻后辈。“前沿?”周帆低低地重复了一遍。“是啊,很前沿。前沿到有点……脱离实际了。”他微微摇了摇头,动作幅度很小,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否定意味。“地方上,情况复杂。真要搞成那样,阻力太大,成本太高,得不偿失。”他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张林阐述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特别是像张市长您这样的,根基深厚、局面来之不易的地方干才,更没必要被这种激进思路束缚手脚。”“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