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答汗的这些措施的確有好处,蒙古人有了定居点,那么就可以进行稳定的贸易,那么蒙古人也將会市民化。
迎来城市经济。
出现市民阶层。
只要蒙古人出现了市民阶层,那么蒙古精通骑射的牧民只会越来越少。
愿意参战打仗的牧民也会越来越少。
这是可以肯定的事情,后来的准格尔就是如此。
准格尔汗国虽然还是一个蒙古人建立的国家,但是其早已经不是什么游牧民族了。
那会儿的俄罗斯人都到外东北地区了。
欧亚大市场已经建立,稳定的贸易路线也已经建立。
因此准格尔汗国的蒙古人已经开始定居。
这为准格尔的蒙古人接触火器提供了基础的条件。
而现在蒙古人也有了稳定的商路,也有了给他们贩卖火器的国家,甚至他们內部也开始筑造城市。
朱翊钧对此很满意,他不会想著对蒙古人做什么。
歷史已经无数次的证明了,那就是打这些草原蛮子,永远都是亏本的。
永远。
在火车被发明出来以前,朱翊钧不会对蒙古以及西域地区用一次兵。
反正这帮人今后也不会闹出什么乱子。
朱翊钧可以慢慢等他们。
最后最让朱翊钧满意的就是暹罗、寮国等国家的反应了。
朱翊钧非常的满意。
要知道朱翊钧去联繫的国家可不止这些,还有什么兰纳之类的小国家。
这些国家朱翊钧也没有忘记,他找人联繫了很多土司以及掌权者,商量反抗缅甸统治。
朱翊钧对於中南半岛的態度一直都是很明確的。
那就是统治缅甸,利益均分。
简而言之,就是说,大明对於缅甸地区志在必得,要纳入直接统治,至於中南半岛本身,大明则更倾向於均衡统治。
不追求所谓的统一,但是追求不威胁大明的地位。
对此朱翊钧还是有信心的,因为剩下的国家如遇罗之类的,他们都是有弱点的。
其中最大的一个弱点就是海岸线。
这些国家看著小,但是海岸线却不短。
日本的距离大明是真的远,但是像远罗这样的国家距离大明还是不算太远的,至少对於这些国家出动大明的航队算不上冒险。
所以朱翊钧对这些国家算不上忌禪,就算也由內陆国家,但是这样的国家体量太小,实在不值得朱翊钧去忌惮。
“莽应龙啊,莽应龙,你最好死的早点,不然我怕你亲眼见到自己一手打造的国家崩塌。”
朱翊钧优哉游哉的喝了一口茶,暗自想到,如果说一开始他的想法是坐等莽应龙死了再打缅甸的话,经过这一番主动的联繫,朱翊钧对於莽应龙死不死以及无所谓了。
没办法,不知道是因为使臣太给力,还是说这些国家苦缅甸久矣,总之这些国家见到大明的使臣就投怀送抱,一个个赌咒发誓,只要天兵將至,他们必然起兵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