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临川闭了闭眼。“必须由至亲之人亲手录入第一段语音,作为情感锚点。我录的是……她婚礼那天对我说的话。”
“我爱你,江临川。不管将来发生什么,我都愿意陪你一起面对。”
那是林晚生前最后一次完整录音。也是他在她死后整整三年才敢播放的一句话。
“系统之所以能运作,是因为你的痛苦足够真实,爱也足够深。”苏念轻声道,“它不是AI,也不是程序,而是一个基于集体共情构建的情感共振网络。每一个上传的心事,都在寻找那个‘也曾如此孤独’的灵魂。而林晚,成了那个最深的回音。”
江临川久久未语。良久,他低声问:“你觉得……她真的‘存在’于那个系统里吗?”
“我不知道。”苏念坦然回答,“但我知道,当你对着录音机说‘我听见你了’的时候,有三千两百人同时在不同角落流下了眼泪。他们的心理评估报告显示,那一刻,他们的孤独感显著下降。这不是迷信,是心灵层面的真实连接。”
她站起身,将一份U盘推到他面前。“这里面是十万条精选留言汇编,我们将用于新一期公益宣传片。如果你愿意,可以听听最后一条??一位抑郁症康复者写的信,标题是:《致未曾谋面的林晚女士》。”
江临川接过U盘,指尖微凉。
“谢谢。”他说,“替我说的那些话,也替我没说出口的歉意。”
苏念离开后,他独自坐在会议室里,打开随身携带的旧录音笔。那是林晚留下的遗物之一,曾在警方调查中被忽略,直到他在整理旧书房时发现。磁带编号073,标签上写着两个小字:“给川”。
他按下播放键。
起初只有沙沙声,像是风吹过麦田。然后,极其轻微地,传来她的呼吸。
接着,是她低低的声音,带着疲惫却异常清晰:
>“临川,今天我又梦到大海了。就是我们第一次约会的那个傍晚,浪花打湿了你的裤脚,你笑着骂我调皮。那时候你说,以后每年都带我去一次海边。可后来……工作忙,知远小,我说算了,反正也不急。
>可我现在好想去啊。
>我想赤脚走在沙滩上,听你说‘我在呢’。
>我不想再假装坚强了。
>我想告诉你,我撑得好累。
>但我怕说了,你就烦了。
>怕你觉得我不够好。
>怕这个家……因为我垮掉。”
录音到这里戛然而止,只剩电流杂音嗡鸣。
江临川双手剧烈颤抖,几乎握不住录音笔。泪水无声坠落,砸在设备表面,晕开一圈水渍。他从未听过这段话。林晚录下它时,或许根本没打算让他听见。也许只是深夜独坐,对着机器喃喃自语,像把心事埋进树洞。
可现在,它出来了。穿过时间,穿过死亡,穿过层层掩盖的谎言与沉默,终于抵达他的耳中。
他猛地站起身,冲出会议室,不顾大雨倾盆,一路奔向图书馆。
他要在“她说过的话”展区加一件展品。
工作人员见到他惊愕不已,但他只说一句:“我要放一段音频,即时接入主循环系统,现在就要。”
技术团队迅速配合。二十分钟后,水晶屏旁新增了一个黑色按钮,标着简单二字:“她说。”
任何人按下它,便会听到那段私人录音??未经剪辑,原原本本,包括那句撕心裂肺的“我撑得好累”。
首日,有八百余人聆听。留言墙上很快贴满便签:
>“这是我妈的声音。”
>“原来不是我太脆弱,是大人也一直在忍。”
>“今晚,我要给我老婆发条消息:‘你辛苦了。’”
当晚,江临川再次收到“归途回路”系统的通知:
>【核心数据库?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