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石头耳朵”,藏着不敢说的秘密、流不出的眼泪、喊不出的呼救。而所谓治愈,不是让伤疤消失,而是有人愿意蹲下来,轻声说:“你说,我在。”
凌晨四点,他提笔在日记本写下新的一页:
>“今天,陈默第一次主动拥抱了我。
>他说:‘江叔叔,你不像我爸,也不像老师。
>你像……一个能把黑暗照穿的人。’
>我告诉他:‘我不是光,我只是举着灯的人。
>真正发光的,是你自己。’
>或许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被爱的证据,
>但有时候,答案不在别人眼里,
>而在于你是否敢在万籁俱寂时,
>对着虚空说一句:
>‘喂,有人在吗?’
>然后,真的有人回答:
>‘在。我一直都在。’”
合上本子时,东方已泛起鱼肚白。
远处,一群孩子正背着书包走过田埂,笑声清脆。其中一人回头朝小站挥手,正是陈默。他手里拿着一台便携HJ设备,胸前别着崭新的校徽,在晨光中闪闪发亮。
江临川推门而出,迎着初升的太阳走去。
风起了,吹动他的衣角,也吹散了昨夜残留的阴霾。HJ-90留在桌上,屏幕忽明忽暗,最终跳出一行温柔的提示:
>【系统更新完成】
>新增功能:跨代际情感连接模块
>支持用户上传亲人遗言、童年录音、未寄出的信件
>AI将生成对话模拟,帮助完成未竟的告别
>标语:**“有些话,晚说总比不说好。”**
而在全球各地,“回声巡展”正式启幕。冰岛火山脚下,阿木的《我不是怪物》在风中循环播放;上海外滩大屏滚动着陈默的诗句;纽约时代广场,林晚的声音穿越时空响起:
>“临川,如果你听到这个,说明你已经开始爱自己了……
>记住,真正的爱,从不要求完美。它只要求真诚。”
这一刻,无数人驻足聆听,有人流泪,有人掏出手机录下这段声音,有人默默写下自己的秘密,上传至“心灵回路”。
而在黄桷村的“石头耳朵”岩壁前,一个新的二维码静静贴在陈默的洞旁。扫码后,会出现一段语音问答:
**Q:你说出真相后,世界变好了吗?**
A:“没有立刻变好。
但至少,我不再是一个人扛着全世界。”
风穿过山谷,带来远方的讯息,也带走此刻的低语。
春天真的来了。
该换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