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婚后失控 > 第745章 结束向来都是悄无声息的(第2页)

第745章 结束向来都是悄无声息的(第2页)

笑声炸开,连大志嘴角都抽了抽。

傍晚,厨房热闹非凡。面粉飞扬,水珠四溅,阿禾专注地捏着一个小月牙形饺子,动作虽慢却一丝不苟。大志起初笨拙得把馅挤得出汁,后来偷偷观察张野的手法,悄悄模仿。小满一边唱跑调的儿歌一边摆盘,陈默果然只用一只手,却仍快得惊人。江临川负责煮,时不时捞起一个尝味道,被烫得直哈气。

“我觉得……”大志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停下动作,“这种日子,以前电视里才有。”

“现在它在你碗里。”张野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推到他面前,“尝尝看,是不是真的。”

他低头咬了一口,热汤溢出,呛了一下,连忙低头掩饰,可肩膀微微颤抖。

没人说话,只有筷子碰瓷碗的轻响。

那一晚,HJ-90记录:

>【ID-7743集体情感共振事件】

>触发场景:共食行为中的非语言亲密建立

>显著表现:大志首次主动归还空碗并轻声道谢;阿禾为陈默夹菜;小满全程未离座超过三分钟

>系统评语:归属感正在以食物为媒介,悄然扎根

几天后,教育局派来的评估组抵达山谷。他们带着摄像机和问卷,神情严肃地走访每个角落。李老师陪同讲解,重点介绍“反向帮扶计划”的成效。

一位女专家看着墙上的心愿墙,久久驻足。上面贴满了孩子的照片与文字:小满写着“我要当歌手”,旁边配图是她第一次敢站在众人面前唱歌的抓拍照;阿禾画了一扇打开的门,写着“我不怕黑了”;大志的照片下写着“我要考厨师证”。

“这些孩子,原本都是高危干预对象。”李老师轻声说,“但现在,他们的复学率、情绪稳定率、社会适应能力全部超出预期。”

专家翻阅成长档案,看到张野的名字时顿了顿:“这个引导员,曾经也是被救助者?”

“是的。”陈默站在门口接话,“他七岁被原生家庭遗弃,十四岁流浪街头,十七岁因盗窃被捕。十八岁那年,是我把他从少管所接出来的。”

专家抬头看他:“你不担心他再次失控?毕竟创伤代际传递的风险很高。”

“我担心。”陈默走进来,目光平静,“但我更相信,一个人能否坠落,不取决于他跌过多深,而在于有没有人伸手接住他。张野被接住了,所以他现在也能接住别人。”

江临川补充:“而且我们不是孤军奋战。HJ-90提供数据支持,周律师协助法律庇护,心理团队定期追踪。这不是浪漫主义,是系统性的重建。”

专家合上文件,忽然问:“你们有没有想过,万一哪天你们走了,这一切会不会崩塌?”

屋内安静片刻。

张野从厨房走出来,手里端着六杯温热的牛奶:“会痛,但不会倒。因为我们教的不是依赖某个人,而是如何自己站起来。就像我现在还能记得老太太给我的那碗面,不是因为她一直喂我,而是因为她教会我??饿了,也可以向世界伸手。”

专家看着他眼底的光,终于动容。

临走前,她在反馈表上写下一句话:

>“此处所见,非慈善施舍,乃生命对生命的唤醒。建议全省推广,并命名为‘点灯工程’。”

深秋的一个清晨,邮差送来一封挂号信。寄件人栏写着“林护士”,附言只有一句:“她说,想亲手谢谢你。”

陈默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张机票和一封信。那个他曾签名为“临时监护人”的女孩,如今已是医学院大一新生。她写道:

>“陈医生,我查到了当年的档案。我妈产后抑郁,想把我扔进垃圾桶。是你冲进去抢下我,还替我办了出生证明。十八年来,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孤儿。直到最近才找到你。

>我想当儿科医生,因为我知道,有些孩子,需要的不只是活下去,而是有人先相信他们值得活。”

陈默读完,靠在椅背上闭上眼。良久,他拨通电话:“帮我订两张票。下周,我去见她。”

江临川走进来,看见他眼眶微红,什么也没问,只是轻轻抱住他:“去吧。孩子们有我们在。”

“我不是不放心。”陈默苦笑,“我是怕见了她,我会哭。”

“那就哭。”江临川吻了吻他鬓角,“你救了她,也该允许自己被治愈一次。”

出发那天,全山谷的孩子都起了个大早。小满塞给他一张手绘CD,说是她录的歌;阿禾递上一幅画,画中是陈默抱着婴儿站在医院窗前,阳光洒满走廊;大志默默递来一瓶自酿辣椒酱:“听说南方菜淡。”

张野送他到车边,低声道:“替我说声谢谢。替所有没能说出谢谢的人。”

陈默看着他,忽然拉住他的手腕:“回来之后,我们一起申请正式收养手续。法律意义上的家人,不能再拖了。”

张野喉咙一紧,只点了点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