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三位大人,周大人心系国事,言语或许急切了些,但忠心可嘉。”
“不过,他所言虽是大义,但三位大人方才所陈述的地方困难,也确是实情,并非全然推诿之举。”
“幽州战事固然紧急,但若因此而导致地方不稳,民生凋敝,甚至边防有失,那亦是本末倒置,非朝廷所愿,亦非吴某北上援边的初衷。”
他这番话,姿态放得很低,完全站在了体谅对方难处的立场上
这让原本准备硬顶到底的张启明三人顿时一愣,有些摸不着头脑,就连周弘文和赵吉安也露出了诧异的神色。
这吴将军,怎么反而帮对手说起话来了?
吴承安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不慌不忙地继续说道:
“故而,吴某思忖,既要解前线燃眉之急,亦需体恤诸位父母官的难处,强令抽调精锐,确有不当之处。”
听到这里,张启明三人心中稍缓,以为吴承安是要退让了。
然而,吴承安话锋随即一转,脸上笑容不变,但眼神却变得深邃起来:
“不过,支援前线,终究是当前第一要务,兵部文书在此,亦不可全然置之不理。”
“吴某倒是有个两全之策,或许可解眼下困局,既能全了三位大人守土之责,亦能不负朝廷期许。”
他目光依次扫过三人,开始逐条回应他们刚才提出的困难,并给出解决方案:
“李大人,”
他先看向李文渊:“真定府边防压力大,郡兵员额不足,此乃实情。”
“然,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边境巡防,未必全需倚赖经年老兵。”
“大人何不暂时征调一批可靠民壮,加以短期紧急操练,配以简易兵器,专司固定岗哨、辅助巡边之职?”
“如此,便可腾出部分经验丰富的精锐郡兵,支援前线。”
“虽是新兵守边,但有险关要塞为凭,短期内应无大碍。”
“待幽州战事缓和,或后方新兵练成,再行替换亦可。”
李文渊张了张嘴,想反驳说民壮不堪用。
但吴承安提出的办法听起来似乎有几分道理,而且姿态是商量而非命令,他一时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直接拒绝。
吴承安又看向张启明:“张大人所虑,钱粮短缺,郡兵久疏战阵,河工需人,确是老成之言。”
他微笑道,“郡兵经验不足,正好可随我军北上,于实战中历练,岂不胜过在地方空耗岁月?”
“至于钱粮与河工民夫。。。。。。”
他略一沉吟:“这样,郡兵出动所需开拔粮饷,可由我大军先行垫付部分,待兵部后续钱粮到位再行结算。”
“而河工所需民夫,大人亦可仿效李大人之法,在非农忙时节,有偿征调闲散劳力,专事河工。”
“如此一来,府库压力可减,河工亦不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