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视角又有个别称,叫“死亡角度”。一般人被这么拍都会显得脸大脖子短,所以网上有个说法:能扛住仰拍的脸,才称得上360度无死角。
比如此刻正在视频那头的人。
范莳雨说了句“行”,便把手机架好,静静地欣赏了一会儿他的下颌线。
就在这时,夏澍的手机突然被人举了起来,一张沧桑的大脸挤满了屏幕。范莳雨吓得立刻从餐椅上站了起来,像一只炸毛的猫。
中年男人的也吓了一跳:“哎呀,怎么回事?”
夏澍:“李老师,那个是我的手机。”
“哦哦对不起啊,这手机放在桌子上,我没仔细看随手就拿起来了。”那个李老师赶紧把手机递给少年:“行,没别的事了,你回去考虑考虑……”
他顿了顿,视线在屏幕上扫了一圈,又看向夏澍,语气里带着点促狭:“对了,小姑娘是谁啊?刚才被我吓得不轻,替我道个歉。”
“是朋友。”夏澍轻声道。
“朋友啊?那这朋友挺上心啊,刚比完赛电话就来了。”
李老师话中有话,说完,他拍了拍夏澍的肩膀,笑着转身走了,留下一串意味深长的脚步声。
范莳雨隔着屏幕,有种被人看破心思的尴尬。她迅速瞄了眼摄像头,果然脸红起来了。
就在这时,夏澍的脸又重新回到屏幕上,他的脸似乎也有些红,但不知道是因为刚才的调侃还是因为头顶的灯光,冷白的皮肤上泛起一层薄热。
“小雨,你现在在哪儿?”
“我在主题乐园。你要来找我吗?”范莳雨想见他,语气中带了一丝雀跃:“你的返程票是下午几点呀?”
“晚上九点半。”夏澍道:“来得及。”
的确来得及。
回去之前,还是想再见一面。
考虑到比赛场地离这边比较远,过来也要很久,范莳雨直接发了晚饭的地址。给了之后,她突然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这个比赛他拿了几等奖?
虽然刚才看他的心情还不错,评委也专门来找了他,估计是拿了奖。但是拿了金牌还是银牌还是铜牌?这挺重要的,因为只有金牌才能保送。
范莳雨刚想问,夏澍似乎猜到了她的意思,神神秘秘地笑了笑,她一下子紧张得连呼吸都放缓了。
他转身从旁边拿起个东西,对着镜头举了起来。是座奖杯,底座上刻着一行金灿灿的楷体小字。范莳雨盯着屏幕,把那行小字念了出来:“第十五届全国中学生人工智能大赛金奖……”
……
晚饭的酒楼叫呈祥大饭店,在过去算是北津有头有脸的高档酒楼了,但是后来随着市中心迁移,越来越多的高档酒店、餐厅开在了金融城那边,这个大酒楼也逐渐没落了。
虽然没落,但这里的服务人员素质依旧很高,一个个都带着白手套、黑制服,连最便宜的啤酒都有专人倒,完全不用宾客自己动手。
当然,在这种场合也比较正式,范莳雨虽然坐在朱女士旁边,但是朱女士是在主座,身边坐的都是一些主流媒体的中高层,什么申城电视台的副台长,北津每日新闻的副总编、百万粉丝的自媒体人等等……
朱女士现在也不是她的妈,而是气场全开的朱总。
“你旁边坐的是华星社的高级记者,拿过国际大奖的,待会儿别顾着自己吃,”朱女士交代她:“给人家倒到水、添添菜,礼数要到位。”
小姑娘点点头。
她虽然不太喜欢这种场合,但是从小到大耳熏目染,多少也懂得一些餐桌上的礼节。身边的那位华星社的记者刚落座,范莳雨就主动打了声招呼,甜甜地喊了声沈姐姐。
这位大记者姓沈,叫沈念,看着很年轻,也的确是个姐姐。范莳雨曾经在电视台上看过她的出镜报道,没想到本人更漂亮,又瘦又高,白的发光,一看就是在人群里很出挑的大美女。
沈记者也很亲切,一点没有名人的架子:“你是朱总的女儿吧?叫什么名字呀?”
“范莳雨,姐姐你喊我小雨就行。”
“小雨,你多大了呀?看起来还蛮小的。”
她说话的声音很温柔,像在哄小朋友似的,身上还香香的,范莳雨被她迷得头晕目眩,脸颊红红:“我今年高二啦。”
“哇,那明年就是要高考了?加油哈。”
“谢谢姐姐。”
不一会儿,菜上齐了,朱女士老练地说了几句客套话,大家以茶代酒,举了一杯后,开始吃菜。
虽然都是山珍海味,但这种酒局目的并不是为了吃菜,不少人吃了几口就开始倒酒,互相捧杯。朱女士是主座,那些记者们一个接一个地来敬酒,她都没有来得及吃上几口,半瓶红酒就已经进了肚子。范莳雨心疼妈妈,给她加了点好入口的热菜,让她喝完酒就能及时垫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