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怜的目光从脸色涨红的叶淮川转到相对平静的叶文茵身上,劝道,“依我说,叶文茵,你比你这榆木脑袋的哥哥机敏多了,何必非要围着他转,事事被他压上一头?大梁行商从无男女之分,你不如出去单干,想来没了他,很快就能出成绩。”
叶文茵微微启唇,眼里闪动着细碎的光,低下头沉默不语。
见她如此,叶淮川脸色一变,指着阿怜骂道,“你休要挑拨离间!”
他捉住叶文茵的肩膀喊了几声妹妹,得她眼神回应后,才似松了口气。
“哥哥放心,”叶文茵先是柔声安抚,而后看向站在酒楼门口的阿怜,眼里带上了不自知的嫉恨,“姜姑娘,我家的酒楼怎么营生,是我们自己的事,用不着你来指手画脚”
阿怜冷笑不语。
真是好心当作驴肝肺,她本不必费这口舌,有些河总要自己淌过去才知道难受。
“既然你也明白酒楼的营生是你们自个儿的事,”阿怜盯着缩得跟鹌鹑似的兄妹俩,侧首往后吩咐道,“来人,把他们给我赶出去!若往后他们再来闹事,不必来知会我,只管去鸣鼓报官,跟他们公台上见真章。”
视察完所有铺面,回到英国公府时已是傍晚,谢琅站在门口等她,一见她的马车就迎了过来。
夕阳的柔光中,他的眼眸亮如星辰,亲热叫着表姐,借着垂落的袖子来牵她的手,又记着她‘不能显露人前’的吩咐,走了几步就自觉松开了,只眼神还炙热地盯着她看,低声催促,“我们快回临湘苑去吧”
浑身的疲惫从见到他的这刻开始如流水般消褪,取而代之的是满心的愉悦和松快。
自与他交心后,她就没在他脸上看见过什么愁容,谢琅每日只做些自个儿喜欢的事,射箭练武,温习功课,或与他的好兄弟们出去骑马玩闹,而后准时等在府门接她。
来上京之前,她曾想过招赘,想象中的夫婿就该如谢琅这样,外形俊朗合她心意,性格天真直率,满心满眼都是她。
可谢琅是英国公府的独子,招他入赘是不可能的事,她也只能在心里稍作感慨。
“走吧,回临湘苑去”,阿怜拉起谢琅的袖子往府内走,这一日格外漫长,她也有些想他了。
谢琅喜于她的主动亲近,风筝似得乖乖被她牵着走。
等到了石拱桥上,谢琅忽大胆握住她的指尖,“表姐,等等”
阿怜依言停住,回眸望他,“怎么了?”
“你还记不记得那里?”
谢琅指向石桥不远处,立于湖畔的那方亭子。
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几道凭水的红栏杆和铺着青瓦的翘角亭顶,湖旁的芦苇于微风中荡漾,湖面波光粼粼,金光闪闪,静谧而美好。
阿怜反应了一阵,才忆起入府时她曾带着莲月在那处休憩,当时谢琅的三姐谢韵正在府内办曲宴,府中贵女以花入馔[1],而她对花粉过敏,远远望见谢韵正往她这边来,刚到府中不知她为人,又不想凑那热闹,便在亭中做了一番掩饰。
路过亭子时谢韵果真停了下来,似想邀她一起赴宴,却在看见她满脸‘疹子’后改口,叫她赶紧回去休息。
“记得”,阿怜点点头,望着谢琅等他的下文。
谢琅的脸有些红,眼神也有些躲闪,“其实……与表姐的初见不是在母亲院中,而是在这里。我从这处望见了你,你没望见我。”
“那你都看见了?”
谢琅应道,“嗯,都看见了”
思及那突兀送来的中药,阿怜恍然大悟,“原来你当时就想——唔”
谢琅眼疾手快地捂住了阿怜的嘴,宽大的手掌几乎覆盖了她的下半张脸。
“唔唔!”阿怜拍打他的手背,眼睛瞪得老大。
谢琅的耳朵红得滴血,“表姐知道就好,何必非要把我的心思说出来?”
这时候倒懂害羞了,在临湘苑的时候不知是谁没羞没臊,一会央这个,一会求那个。
得了她眼神保证不再提此事,谢琅才松开那只手,收回背在身后。
阿怜戳戳他的胸膛,“我说了,在外边别对我动手动脚!”
“表姑娘!”
远远传来的呼喊如一道惊雷,阿怜瞬间撒开了谢琅的手,谢琅撇嘴低头幽怨看她,到底没说什么。
“世子爷”
那小厮在他们面前停下,先跟谢琅问了好,才对阿怜道,“表姑娘,你可算是回来了,让我好等!”
他说着递出一方长条请帖,阿怜接过一看,只见上头写着两个笔力遒劲的正楷大字,‘崔府’。
第137章国公府表姐(十一)“你长这么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