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一个眼尖的老师傅最先叫了起来:“这、这是猪头肉?还有猪耳朵和猪大肠?!”他不敢置信地凑上前,使劲嗅了嗅。那股子比单纯的鸭货更醇厚、更霸道的肉香,直往鼻子里钻,勾得人肚子里的馋虫瞬间造反!“我的天!玉琴妹子,你这是发大财了?怎么想起卖这个了?”“这可都是硬菜啊!”人群里一阵骚动,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地黏在了那几样油光锃亮、酱色诱人的卤肉上。李玉琴不慌不忙地把所有东西一一摆好,脸上挂着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这不是想着给大家换换口味嘛。”她拿起夹子,熟练地应付着:“掺着卖,让大家多点选择。”众人一听,都觉得在理,纷纷叫好。“这个好这个好!我早就想吃口正经卤肉了!”“给我来半斤猪头肉尝尝鲜!”大家一开始还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可等到李玉琴把所有东西都摆出来,准备开卖的时候,终于有人发现了问题。一个经常来买的年轻工人,伸长了脖子在摊子上看了半天,纳闷地问了一句:“哎,玉琴姐?”“今天的鸭货……怎么看着比平时少了那么多啊?”他这一嗓子,瞬间提醒了所有人。对啊!那平时最抢手的鸭脖子、鸭锁骨、鸭胗,今天摆出来的量,连往常的一半都不到!“是啊是啊!我瞅着也少了!”“咋回事啊玉琴?是不是今天没做好?”七嘴八舌的疑问,像潮水一样涌了过来。李玉琴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她像是没料到大家会问得这么直接,拿着夹子的手,在半空中顿了顿。然后,她轻轻地,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唉……”那一声叹息,轻飘飘的,却像一根羽毛,准确无误地搔在了每个人的心尖上。所有人的好奇心,瞬间被勾到了顶点!“到底怎么了?”“妹子,你倒是说话啊!”“是不是遇上什么难事了?跟哥几个说,我们给你做主!”看着群情激奋的众人,李玉琴的脸上,浮现出一种为难又犹豫的神色。她咬了咬下唇,仿佛在挣扎着什么。过了好半天,才像是下定了决心一样,又叹了口气,压低了声音说:“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就是……咱们县里,可能要有别人家,也准备做这个卤鸭货的生意了。”话音刚落,人群里先是一静。紧接着,像一锅烧开的水,瞬间炸开了锅!“什么?!”“还有人要做这个?这不是明摆着抢你生意吗?!”一个脾气火爆的壮汉,把手里的搪瓷缸子重重往地上一放,怒吼道:“这也太不是个东西了!看你一个女人家生意好,眼红了是吧!”“就是!咱们机械厂的工人,可就认你李玉琴这一个牌子!别人做的,狗都不吃!”“谁啊?是哪个不开眼的?说出来,哥几个替你说道说道去!”谩骂声、质问声,此起彼伏。李玉琴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她连忙抬起手,往下压了压,脸上带着一丝苦笑,一副息事宁人的模样。“哎,大家伙儿可千万别这么说。”她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无奈和“大度”:“抢生意,这可说不上。”“毕竟,这卤菜的生意,也不是挂了我李玉琴名字的独一份儿,谁都能做。”“人家想赚钱,我……我也拦不住呀。”她这话,说得那叫一个滴水不漏,既大度又委屈。听在工人们的耳朵里,更是坐实了有人在背后使坏,欺负她一个女人家!“不行!这事儿没完!”“妹子你就是心太善!这种人就不能惯着!”可看着李玉琴那副“不想惹事”的样子,众人一腔怒火,又不好再多说。有人眼珠子一转,目光落回了摊子上那油光锃亮的猪头肉。“算了算了,说那些气话也没用!”“来,玉琴妹子,别管那些糟心事!给哥来一斤猪头肉!咱们尝尝你的新手艺!”这人一开口,立刻有人附和:“对对对!我也来半斤猪耳朵!我就不信了,你做的卤肉还能比鸭货差了?”“给我来点猪大肠,看着就香!”大家嘴上说着,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你不是不让玉琴妹子卖鸭货吗?行!那我们就买她的卤肉!用钱投票,气死你个王八蛋!别说,那酱色的猪头肉,被李玉琴用快刀片得薄如蝉翼,肥瘦相间,纹理清晰。夹起一片放进嘴里。嘶——!第一个尝鲜的师傅,眼睛瞬间就瞪圆了!那肉皮q弹软糯,入口即化,肥肉的部分香而不腻,瘦肉的部分又卤得极为入味,咸香中带着一丝丝回甘。“我的娘欸!”他含糊不清地叫了一声,眼睛里全是光,“这味道……绝了!”,!“玉琴妹子,你这手艺真是神了!不管做啥都这么好吃!”旁边的人看着他那陶醉的样儿,馋虫早就被勾了上来,也顾不上许多,纷纷掏钱购买。尝过的人,无一不是交口称赞。“好吃!比国营饭店老师傅做的都地道!”“这猪耳朵,又脆又香,下酒一绝啊!”一个老师傅抹了抹嘴,真心实意地说道:“玉琴啊,哥说句实在话。”“以后要是真弄不到那鸭货了,你就卖这个!”“就冲这味道,我们照样天天来!”“对!我们就认你这个人!”李玉琴听着这些朴实又真诚的夸奖,脸上挂着温和的笑,挨个道谢。“谢谢大家伙儿捧场。”可她的心里,却跟明镜儿似的,不置可否。她太清楚了。猪头肉、猪耳朵这些传统卤味,好吃归好吃,但整个县城,大大小小的卤肉摊子没有二十家也有一十八家。大家之所以愿意下班后,骑着车子多走半个城,专门绕到机械厂门口来等她,图的是什么?图的就是她那份独一份儿的麻辣鸭货!是那个新奇又霸道的味道!今天大家是为她抱不平,可日子久了呢?谁家门口没个卖卤肉的,味道就算差一点,但方便啊。谁又愿意天天为了口差不多的吃食,跑这么远的路?没有了鸭货这个拳头产品,她的摊子,就没了最大的竞争力。这可不行。李玉琴眼底闪过一丝冷光,快得让人无法察觉。然而,总有那么些执着的人,今天就奔着鸭货来的,没买到,心里就跟猫抓似的难受。“不行,我今天就想吃口鸭脖子!”一个年轻工人不死心,拉着相熟的工友开始嘀咕。“哎,你们说,那个抢生意的新摊子,到底在哪儿啊?”“谁知道呢,听玉琴姐那意思,八成是有人看她挣钱眼红了呗。”“我听我媳妇儿说了一嘴……”一个消息灵通的突然压低了声音:“好像是在城西,纺织厂那边的门口。”“说是个新来的,专门就卖卤鸭子!”“真的假的?!”“走!看看去!”几个好吃又好事的小年轻对视一眼,当下一拍即合。他们倒要看看,是何方神圣,敢抢“他们机械厂”的生意!几个人骑上自行车,叮叮当当地就往城西纺织厂赶。果然,刚到纺织厂大门口,就闻到了一股卤料的香气,也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小摊子。摊子后面,站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人看着挺瘦,手脚摆放都有些拘谨,一副没怎么经过事儿的样子。可那下巴却微微抬着,眼神里带着一股子若有若无的傲气,看人的时候眼皮都懒得抬一下。“哥们儿,你这卖的也是卤鸭货?”其中一个工人跳下车,大咧咧地问道。那年轻人从鼻子里“嗯”了一声,算是回答。嘿!这小子还挺横!几人心里顿时就不爽了。“怎么卖的?”“价格牌自己不会看?”年轻人不耐烦地指了指旁边的小木牌。哟呵!“行,那你给我来两根鸭脖,半斤鸭翅,我尝尝你这味道,跟我们玉琴姐的比,到底怎么样!”领头的工人故意大声说道。那年轻人一听“玉琴姐”三个字,脸上闪过一丝不屑,手上的动作却麻利起来,称好东西递了过去。几人付了钱,也懒得回家,就在路边寻了个石墩子坐下。领头的那个,迫不及待地拿起一根鸭脖,狠狠咬了一大口。他嚼了两下,脸上的表情,就从一开始的挑剔和期待,慢慢变得古怪起来。“……咋样啊?王哥?”旁边的人急切地问。被称作王哥的工人,眉头紧紧地皱成了一个疙瘩。他又撕了一小块肉,仔仔细细地品了品。然后,他把嘴里的东西咽了下去,表情一言难尽。“呸!”他没忍住,轻轻啐了一口,“什么玩意儿!”“不好吃?”“也不是不好吃……”王哥咂了咂嘴,努力寻找着合适的词儿,“就是……一股子大杂烩的味儿!”他把手里的鸭脖递给同伴:“你们尝尝。”另外几人也赶紧上手,一人撕了一点放进嘴里。:()老太太重生八零,白眼狼弟弟们悔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