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后宫之事不甚上心,总以为不过是女人为了家族利益争得头破血流,却不想还牵扯到身边人的调动。
他身边人被冯芷君渗得和筛子似的,最后倒在了小人物手上,也是唏嘘。
至于拓跋聿,拓跋弭尚且在位时都不曾有皇后,拓跋聿更因着是女子,整个后宫都是空空荡荡,权柄都在冯芷君手上。
拓跋弭尚且可以大张旗鼓崩于宫中,让拓跋聿不明不白地崩于宫内也算不得什么难事。
“陛下若担心宫闱内的事情,臣能守陛下安然。”
冯初同拓跋聿的担忧和思量几乎想到一块去了。
“那阿耆尼可勿要让朕,步了刘如意的后尘。”
冯初牵上她的手,用力握了握,并未言语,拓跋聿却在其中寻到了无限宽慰。
拓跋聿轻拍她手背,如今到底是人前,不好太过亲昵。
“回平城以后,朕要施行两处政令。”拓跋聿笃定而温和,诉与她听,“一是开盐沼之禁,二是颁行五铢钱。”
这两件事在她脑中盘桓了许久,盐铁利润巨大,魏国此前也有几次改官营为私营,但由于但凡放开,便引得世家大族兼并,盐价无常,故屡屡又废。
开盐沼之禁就是为短暂地将世家大族拉拢到自己这一边,待冯芷君交权,再改回来便是。
至于颁行五铢,不过是拓跋聿此前上元佳节,注意留心,平城内外大宗商货交易,多以织物,而平民则多半以物易物,间或有拿前朝铜钱兑换。
是的,大魏至今,从未官铸铜钱。
“朕要重建洛阳,君临中原,朕要河山太平,再无争端,朕要鲜卑人与汉人,再也不分彼此。”
她说这话时,眼瞳粲粲,带着星火,一望真心,偏过头来:
“就如你我。”
【作者有话说】
宜社祭地、造祢祭祖、祃(ma四声)祭:古代军队出征前的三种祭祀活动,分别祭祀土地神、祖先、黄帝和蚩尤(后只祭祀黄帝)
冯初冠上鹖鸟:汉时武官着绯色官服,冠上饰鹖羽(因为这鸟好勇斗狠不死不休象征勇猛),但文中纯粹我想冯初穿好看点,让她发冠上装饰点金色小鸟,和北魏时期风俗无关。[捂脸偷看]
第73章豺狼
◎爱,如苦海行舟。◎
白马穿行走太行,苍鹰远啸渡吕梁。
腊月初七,拓跋聿率大军抵达并州晋阳。并州刺史冯烨亲迎王师,拓跋聿驾临府邸。
甫一踏入刺史官邸,拓跋聿便感知到了冯烨等人待她的微妙。
到底是天子亲临,冯烨献宴,酒过三巡,寻着席间空隙,冯烨找上了冯初,将她拉至清净地,开门见山:
“天子出走洛阳,此中于小妹到底有多少干系?”
朝野上下传的话好赖皆有,冯烨身在晋阳,两头探听不到。
今日趁着献宴,他想着看看冯初与陛下究竟是如何一回事,不曾想倒是正儿八经的君臣之礼,不曾有僭越。
冯初这边没有异样,那就只能是姑母那处了
“二兄以为呢?”冯初闻言摇头,“若我说陛下出走洛阳之始,我并不知情,二兄可信?”
“我自是信的!”冯烨连忙言明,“只是”
“小妹可知朝中现在话都在怎么传?”冯烨敛眉,神色艰难,“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
汉灵帝去世后,朝野混乱,时局动荡,宦官挟持少帝刘辩和时为陈留王的刘协逃往北邙山,此童谣唱的便是当时之景。
竟是将冯初作比宦党!
冯初面上一僵,须臾之间敛去苦涩,眉间带出冷冽:“我若是张让、段珪之徒,谁又是董卓?!”
冯烨一惊,他自小高门大户长出来的,很多事情不需要说全,也能猜出个七七八八来了。
小妹无挟持天子之心,那岂不是
“如此说来我倒想起一事,”冯烨缓缓诉来,“陛下只身走洛阳之事前,为兄接到过太皇太后送来的手谕,说是要为陛下相看郎君,定的,乃吾家小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