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下哼了一声儿,没再继续发作,但瞧着却也仍有些不满,一餐饭吃得也是半开心不开心的。
尹遥一直在后厨忙碌,并没有看到这一幕,不过下午在伙计聚餐时,方二倒是开口提醒了一句。
自从方二和刘五来了之后,沈记如今的常驻人口已有六人,大伙儿出身各不相同,彼此间情谊也有差别,尹遥为了增加团队凝聚力,除了每日聚餐之外,吃完饭还会开个简短的小会。
每个人都可以对铺子里的事儿提出看法,然后大伙儿共同讨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若说得有道理的,尹遥还会给予额外的银钱或假期奖励,鼓励大伙儿畅所欲言。
方二来了也算有一段时间,算是有些了解尹遥的为人,知晓她性格直爽,又是个听劝的,优化便也不藏着掖着,直接就提了出来。
听了对方的提醒,尹遥有些烦恼地皱了皱眉,开始思索起来。
虽说大唐冰价昂贵,不是普通百姓消费得起的,但沈记毕竟在神都城的南市,已算是大唐最繁华的区域,往来客人除了普通百姓之外,也不乏权贵世家,极其舍得银钱,要求自然也高了许多。
冰饮这件事她也早就放在心上,只是四下打听之后才发现,如今沈记的情况实在是有些尴尬。
这大唐既没有冰柜,也没有制冰机,夏日里若想得到冰块儿,便只能是前年冬日里提前储存的。
可她当日租下这铺子时,手头儿银钱本已捉襟见肘,哪怕当时想到了今日的困境,也没余力提前筹备,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罢了。
后来又跟胡二郎打听到,其实南市中也是有人做这门生意的,她便又专程寻了过去,一问之下又发现,若在夏日现买冰价格却实在昂贵,简直恨不得价比黄金了,只能无奈铩羽而归。
但今日既已有客人提出,想必随着气温的升高,有需求的客人只会更多,即便是价格高昂,也还是得想想办法,多少买点儿备着才行……
真是烦呐!
见尹遥十分苦恼,杜昭却是忽然想起一事:“东家,你有没有问过你舅舅?”
“我舅舅?”尹遥不解,“问他什么?”
杜昭沉吟道:“我记得你曾说过,你舅舅沈郎君从前是在南市开食店的,那他去岁没提前储冰吗?”
尹遥摇摇头:“你有所不知,我舅舅去岁九月便出事了,那时还是秋季呢……”
刘五郎听到这话,却是猛地一拍桌子:“不对呀,东家!”
尹遥被他吓了一跳:“怎么不对?”
方二与刘五对视一眼,也想起来这事儿,当下你一言我一语地解释了起来。
尹遥这才明白,原来沈龄在城郊常年租有一间冰窖,还会提前付给储冰人定钱,令其在冬日里储满冰块,以备下一岁使用。
“提前付定?”尹遥眨眨眼,心中冒出一点希望的火苗儿:“那你们可知,去岁沈记出事前,我舅父付定了不曾?”
两人相视一眼,均摇摇头:“这我们倒是不知。”
她又看向陆娘子,陆娘子更是一脸茫然。
方二郎又道:“沈记的事儿,大都是康陶去办的,具体的他应当知晓。只可惜他如今不在神都城,不然您写信问……”
“康陶?”尹遥若有所思道,“唔,我晓得了。”
……
“三娘,你究竟在找什么呢?”晚上的嘉庆坊家中,陆娘子和罗珊娜各举着一盏油灯给尹遥照亮,看她在侧屋的柜子里一通乱翻。
尹遥埋头翻着,口中道:“今日方二哥不是说了吗,储冰的事儿是康大哥办的。”
陆娘子不明所以:“所以呢?”
“舅母忘啦,康大哥去岁是九月初出发接我和七娘的,往来路程要大半个月,他做事又一向稳妥,想必出发前会把后面的活计提前干好才走。”
想想康陶的行事,陆娘子点点头,却仍是不明所以:“可你这是……”
“我找线索呀!”
罗珊娜一脸茫然:“啊?什么线索?”
尹遥随口道:“既然又要租冰窖,又要请人储冰,便得有个什么契约、信物之类的吧,总不能随随便便就付了银钱……找到了!”
随着她一声欢呼,手中举起一个纸封,上面还写着个“冰”字儿。
之前全家入住之时,陆娘子便曾整理过,将康陶的一应物件儿都放到了这个柜子中,尹遥刚刚也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在其中乱翻一通,没料到还真能找到?
她打开一看,只见里面确是一份签好的租约,订立的日期便是去岁九月初,此外还有个刻着“祁家冰铺”的木牌。
她不禁感叹了一句:“康大哥真靠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