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岚心想他这能不熟悉吗,完全是厂二代啊!
尤其玻璃制品如今是个稀罕物,不是一般的商人能随意办厂的。
纪理安的身份不一般,高低是个贵族,还是有钱有权有人脉那种!
皇帝一问,纪理安立刻就答应为他做玻璃。
估计因为家里不缺钱,另外就是他当传教士,在这边有所作为,以后回去了,才能走得更高。
只说出玻璃制造的法子而已,对纪理安来说,献出法子,后边得到的东西只会更多,他当然愿意了。
他和皇帝一拍即合,皇帝立刻命人选了地方做工坊,让纪理安挑几个帮工进去做玻璃。
纪理安也明白皇帝的意思,他会做,也得教会身边人做玻璃才行。
不然等哪天纪理安一走,工坊就废了,玻璃就再也做不出来了,皇帝的投入等于是打水漂,自然不乐意。
皇帝给的也大方,先赏了一点金银,还有一大包茶叶和一个巴掌大的瓷器。
这对纪理安来说,茶叶和瓷器都不容易得到,作为赏赐是再惊喜不过了。
他欢欢喜喜去工坊,后边还有个院子,是给自己暂时居住的。
等工坊后边走上正轨,就不需要纪理安每天去坐镇,也就能换个更宽敞的地方住了。
至于纪理安想要得到更多,那就要使出真本事给皇帝看才行了。
纪理安高高兴兴退下后,皇帝就问起李德全道:“给他赏的茶叶是正山小种?”
李德全低头答道:“回皇上,确实是正山小种。宫里并没有多少这个茶叶,是奴才特意派人在宫外采买的。”
云岚:就说皇帝那么大方,直接送纪理安一大包的茶叶,敢情这茶叶还不是贡茶,而是从宫外随便买的吗?
她忍不住好奇,皇帝赏给纪理安的那个小瓷器,不会也是宫外买的吧?
【作者有话说】
[爱心眼][爱心眼][爱心眼]
第36章
在宫外采买茶叶,估计是怕西洋人不懂茶,糟蹋了宫里上好的贡茶,也是情有可原。
要赏赐的瓷器也从外边买的,那就有点过分了。
不过好在皇帝没那么丧心病狂,云岚得知这小瓷器还是宫窑出的,心里顿时一松。
但是很快,她就回过味来了。
皇帝会赏宫窑的瓷器,是因为宫窑出的瓷器底部都会盖上宫里的印记。
换言之,这玩意儿只能赏人,拿到的人只能供着,是不能做买卖的。
要卖掉这瓷器,不说没人敢买,被官府发现,那就是不敬皇帝,是死罪。
这边自然没人敢买卖皇帝的赏赐,就是架不住西洋人,尤其是这些商人都钻钱眼里了。
皇帝防着他们呢,反正纪理安一直在这边办差,那就绝不能把手里的瓷器出手了。
所以这瓷器的赏赐,纪理安就只能放家里欣赏,最多给别人炫耀一下,是荣耀的象征了!
另外一个层面来说,纪理安得了皇帝的赏赐,又有皇帝允许去办玻璃工坊。
要是其他西洋商人有意见,想针对纪理安,也得掂量一二了。
毕竟玻璃制品这门生意十分挣钱,西洋海商漂流过海送过来,就能卖上十倍甚至百倍的价钱。
如今皇帝居然要自己办玻璃工坊,以后工坊真能做出玻璃制品来,西洋海商还怎么从本国带玻璃制品过来高价卖,还怎么赚钱?
本地都有玻璃制品,还不用在海上飘很久。不会碎,又不用等。
因此玻璃制品必然会降低价钱,西洋海商当然不乐意,必然想要阻挠。
明面上不敢,暗地里还能动动手脚。
如果皇帝以纪理安自己的名义办这个工坊,西洋海商就能装作不知情,带人去砸了。
不过这工坊却是皇帝亲自派人建的,完全挂在自己名下,再交给纪理安打理而已。皇帝又直接赏了宫里的瓷器,就是看重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