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欢声笑语的,衬得后宫就要冷清得多了。
纳喇氏看着榻上呼呼大睡的大阿哥,打发掉伺候的宫人,只留下郑嬷嬷小声说道:“等大阿哥周岁的时候,也不知道能不能在那边办周岁宴。”
郑嬷嬷嘴唇一动,想说按规矩,小阿哥都是在太和殿办的周岁宴,大阿哥应该不会例外。
大格格这次破例在乾清宫办了,那是皇帝乐意,并不等于大阿哥也能一样。
只是这话就在嘴边,郑嬷嬷却说不出口,就含糊应道:“主子,大阿哥还小,离着周岁还久。”
纳喇氏勉强被安抚住了,又嘟囔道:“大阿哥和三格格的出生就是前后脚,只差了一天,皇上到时候不会为了省事,让两个孩子一起办周岁宴吧?”
要真是这样,她就要闹了啊!
跟老对手的孩子一起办周岁宴,规格还一样,这叫纳喇氏怎么能接受得了?
纳喇氏的是小阿哥,马佳氏只是小格格,她凭什么呢!
然而纳喇氏想到皇帝为大格格破例,也很担心皇帝并不介意小阿哥和小格格一起办周岁宴的事,不由开始发愁起来。
郑嬷嬷赶紧安慰道:“主子想这个还是太早了一点,到时候皇上想必会有章程。”
言下之意,皇帝要是决定好了,就没纳喇氏反对的余地了。
纳喇氏心里也明白,她就是有点不高兴,于是嘴上抱怨两句而已:“听说太子殿下满月的时候,马佳氏送了一整套亲手做的衣服,她倒是谄媚得很。”
这话吓得郑嬷嬷赶紧看着四周,见宫人确实离得很远,纳喇氏说话的声音也低,却还是心惊肉跳的:“主子,这话可不能说!”
郑嬷嬷知道,皇后去世,留下二阿哥,皇帝忽然直接立二阿哥为太子。
纳喇氏还以为大阿哥的机会来了,以后长大了好好表现,兴许还有机会。
如今皇帝先立好太子,还有大阿哥什么事?
于是纳喇氏有些郁闷,给小太子送的满月礼就敷衍了一些。
郑嬷嬷曾劝过,让纳喇氏对小太子的满月礼物更上心一点。
银手镯这个,大格格曾经给三格格送过的礼物。如今纳喇氏却把这个送给小太子,难道是把小太子和三格格放在同样的位子吗?
可惜郑嬷嬷到底没能劝住,好在送礼的嫔妃多,她们也不是一个个娘家都好,大多不受宠,手里头没什么好东西,更没什么银钱,送的东西都比较一般。
皇帝倒不至于计较,非得嫔妃们送贵重的,于是混在其中的纳喇氏也就顺利敷衍过去了。
只是纳喇氏听说马佳氏送的满月礼极为用心,比对三格格还用心,她嘴上就忍不住讥讽两句。
纳喇氏觉得马佳氏这是自己没儿子,想要巴结太子,进而讨好皇帝。
尤其对比之下,小太子满月,满后宫都给他送礼物。
但是大阿哥满月,却没人有什么表示,纳喇氏心里就更不痛快了。
明明大阿哥是皇帝的长子,如今别说有人讨好他了,一个个简直对大阿哥视而不见,把纳喇氏那个气的。
郑嬷嬷只能继续劝道:“主子,大格格给大阿哥特地送了礼物。”
纳喇氏一听,皱眉道:“我原本也以为大格格对待大阿哥有所不同,后来她这不是几个弟弟妹妹都送礼物了?”
不管是三格格,还是小太子,大格格简直是雨露均沾,谁都没忘记。
回头四格格和五格格满月的时候,大格格估计也会派人送礼物。
她这小小年纪的,怎的也知道一碗水端平了呢?
纳喇氏心里就纳闷了,她远远见过恭亲王常宁,这位王爷实在年轻又直率,甚至有点傻乎乎的。
大格格的生母之前是个不显眼的庶福晋,据说也不是特别受宠,娘家不怎么样。
后来在宫宴上,纳喇氏悄悄打量过,感觉人也木讷不够聪明。
怎么这两人生的女儿,就聪明得跟鬼灵精一样了?
纳喇氏百思不得其解,只能看着呼呼大睡的大阿哥,对这个儿子寄予厚望。
说不准等大阿哥长大点,他也更像皇帝,然后聪明伶俐会来事?
纳喇氏到时候,也能享儿子的福了。
思及此,她倒是气顺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