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孝在当地,周围全是亲朋戚友,谁作证都可能被说是伪证。
李光地还从水路赶回京,为了赶路包了一条不大的小船,除了船夫就只有他的侍从。
船夫是收了钱送他回京,侍从又是李光地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谁都没能作证。
李光地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压根就没有辩解。
皇帝倒是有点担心他为了赶路,让身体吃不消,索性让李德全过去看看,也安抚两句。
李光地原本以为自己这次匆忙回京,反而坏事,只怕仕途就到这里了。
谁知道峰回路转,李德全竟然亲自带御医来探望,显然是皇帝的意思。
李德全的话虽然隐晦,李光地又不傻,明白皇帝要暂时稍微压一压他。
等事情过去后,皇帝再重新提拔他。时间也不会长,半年到一年左右,李光地自然能等得起。
他心里对皇帝十分感激,明白皇帝这是要保自己了,连忙激动跪下,向着皇宫的方向磕头谢恩。
李德全还提了一嘴道:“大格格正好知道这件事,还帮李大人求情了,这解决的法子也是她跟皇上提*的。”
李光地没想到还有这一茬,又再次对大格格表示感激。
他心想大格格真是好孩子,根本没见过自己,还愿意替自己在皇帝面前美言。
御医给李光地把脉后,果然他为了赶路劳累过度,身子骨有些亏损,得稍微养一阵子才行。
李德全拿着药方就先回宫了,皇帝看了,就让人送了药材去给李光地表示关心。
皇帝的态度很明确,虽说罚了李光地,却对他依旧关心,以后肯定会继续用这人。
朝臣看出皇帝的态度,于是对李光地的事情只能到此为止,这就是后话了。
这会儿云岚牵着小太子去花园吃点心聊天,她问起小太子搬去后边的小院子住得如何。
小太子点点头道:“大姐姐放心,院子收拾得很舒服,就是比毓庆宫要小一点。”
云岚:这院子要比太子的东宫还大,那就离谱了!
虽然她习惯叫东宫,其实宫里并没有直接给太子住的宫殿,是皇帝专门为小太子建的毓庆宫。
算是改建,原本是前朝的奉慈殿。
毓庆宫也不止一个宫殿,而是宫殿群,加起来足足有十三个宫殿。
前后四进,一共有一千八百平米。
也难怪小太子刚搬去毓庆宫的时候会害怕,那么大的宫殿,住的人还不多。
哪怕宫殿群都点了灯,到处灯火通明,却没几个人,也是怪吓人的。
好在小太子后来被云岚安抚后,渐渐适应了在毓庆宫的生活。
为此宁嬷嬷还特别感激云岚,毕竟小孩子最怕惊吓,一直惶恐不安的话很容易因此夭折。
皇帝为了照顾小太子,当然不可能让他住太小的院子。
新建的院子虽说比不上毓庆宫,却也很大,云岚目测应该有两百多平的样子。
有花厅,有寝室,有书房,甚至还有一个不大的藏书阁。
原本院子内要修个小湖,再建假山和亭台楼阁,不过被皇帝否了。
小太子年纪不大,院子里有湖,对他来说太危险了一点,索性只建了一个小花园,里头也有假山。
他读书累的时候可以在小花园里散散步,就不必跑出来外边的大花园了。
不过如今跟云岚来赏花,自然来的大花园。
小太子跟云岚在一起的时候会自在很多,压根没有在皇帝面前那样紧绷和紧张。
云岚看小太子吃得小脸上都是点心的碎屑,笑着用帕子给他擦了擦。
小太子还有点不好意思,伸手接过帕子自己擦了起来。
他看着周围,挥了挥小手,伺候的宫人就退得远一些。
小太子这才凑近云岚,小声说道:“姐姐,听说德贵人在宫里生下一个小阿哥,是咱们的四弟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