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岚摇摇头,唐突倒不算,就是那笔墨太监看见她跟见鬼了一样。
不过也是,他进宫后能成为笔墨太监,肯定极为聪慧,又被老太监仔细培养上来的。
记性要好,规矩也得不错,才可能进到毓庆宫来伺候小太子。
避免出差错,宫里的规矩他必然要倒背如流。看见自己在书房里头,还能看小太子写的折子,估计把这太监之前学的世界观都快干崩塌了吧!
云岚耸耸肩,不再想那个脸生的太监,笑笑道:“太子弟弟说得什么话,是我突然找过来。再就是对方刚进毓庆宫,不清楚也很正常。”
小太子也点头道:“听说宫里培养笔墨太监,都是把他们关起来学习,背不熟的,两次之后就会剔除出来,最后剩下的人并不多。”
“这一回宫里就只剩下两个人,我就挑了这个回来,看着没那么机灵。”
云岚意外看了小太子一眼,这个笔墨太监不机灵,那另外一个就看着特别机灵了?
小太子看出她的想法,点头道:“另外那个嘴皮子厉害,很会说话。我就想着只是笔墨太监而已,把文房四宝都管好就足够了,安静点的会更好。”
云岚听后,差点笑出声来。估计那个机灵的笔墨太监想表现自己,好叫小太子的印象深刻,自然而然就会选上了。
哪里想到他这是弄巧成拙,太聒噪了,反而让小太子不喜欢,直接就选了另外一个沉默得多的。
不过云岚对小太子的举动很赞同,附和道:“确实,他们只需要管好笔墨,话太多确实吵得耳朵疼。”
听她赞同自己的选择,小太子顿时满脸笑容。
云岚这时候才打开手里的折子看了看,并没有看出什么问题来:“太子弟弟和陈先生写的很好,把之前商讨的措施都写上了。”
写得的确周全,看来小太子的确琢磨好了,一回来就让陈廷敬一蹴而就写好了折子,难怪能那么快了。
小太子却忽然说道:“陈先生写好折子后,跟我提过,朝廷降低铜矿采买的价格,大臣兴许会反对。”
云岚一听,立刻明白陈廷敬想提醒小太子,这些大商人背后的人际网里肯定有大臣当靠山,不然也未必能发家到如今这个规模。
大商人还会分不少利润给身后之人,让自己家族有所倚靠。
降低采买的价格,等于是抢走了大臣手里的利润,他们必然会跟皇帝抗议。
折子上也不会提及大商人跟倭国私运铜矿之事,而且云岚觉得,大臣未必都知情。
毕竟商人只送钱来,大臣收下就行了,他们也不会去探究商人要怎么压低成本,会有什么大动作。
对很多大臣来说,商人出身不高,根本不会放在同等的地位,更别提是试图了解这些商人的运作模式。
哪怕有那么一两个知道商人准备私下跟倭国做铜矿买卖,好压低成本。
反正大臣不沾手,回头东窗事发后,他们只咬死不知情,那就能撇清关系了。
另外倭国私运的船队连船带铜矿都被皇帝扣下了,还封锁了消息。
商人只以为倭国人不守信,给了订金后没送货来,并不会知道货给皇帝全抢走了。
尤其如今这折子是小太子写的,他还小,没到进早朝听政的年纪。
但是这么小的太子忽然写折子跟大臣们过不去,大臣未必觉得是小太子的主意,而是怀疑他背后的谁提出来的。
首当其冲的,就是跟小太子的生母同个姓氏的索额图了。
大臣:索额图这是想挤走这些商人,换成他自己的人吗?
但是他们不明白,索额图非要降低朝廷采买铜矿的价格,对他又有什么好处?
当然大臣们的猜想,是索额图先提出降价,商人们原本就吃亏,这下就更不想干了。
等商人们都跑了,空出位子来,索额图再让自己人顶上,然后跟皇帝哭穷。
看皇帝这几年来对索额图倚重,说不准真会让他如愿!
云岚听着小太子转述陈廷敬的隐晦提醒,以及大臣可能的想法和操作,只感慨朝廷大臣想得还真多。
眼睛里没别的,看到的全是阴谋!
第94章
第94章
“不管是谁提出来的,只要影响到大臣手中的利益,他们当然就会提出反对。如果有人损害了太子弟弟的利益,弟弟也要反驳回去,绝不能轻易妥协。”
毕竟这世上多的是得寸进尺的人,不能给对方一丁点的机会,不然这些人就要蹭鼻子上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