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也被两人哭得受不住,只好暂时让李光地继续上课,另外琢磨新的人选。
翰林院不少人自荐,眼巴巴写了不少好文章和诗句送到御书房来,皇帝看着就笑了,对身边的云岚说道:“看看,平日朕没见他们这般好为人师,如今一个个不甘落后。在尚书房那边没能留下,就把目光投到三阿哥和四阿哥身上了。”
云岚笑笑道:“皇阿玛心里是不是早有决定,打算让别人来做三弟和四弟的先生?”
皇帝听后微微点头道:“朕心里确实有人选,就怕你不乐意。”
云岚眨眨眼,怎么还牵扯到她的身上来了?
她猛然回过神来,愕然问道:“皇阿玛这是看上苏麻喇姑,要借她去南三所上课了?”
皇帝笑了起来:“知朕者莫如你,朕确实有这个意思。朕知道你不会介意这事,苏麻喇姑只每天去上上课,花费的时间也不久,就怕其他人不愿意。”
云岚确实不在意,毕竟她小时候的启蒙就是苏麻喇姑做的,确实做得很好,比那些翰林院的人做得更好了。
但是她愿意,这其他人就未必了。
其他人不用说,自然是翰林院那些人,朝中那些迂腐大臣,还有就是佟贵妃和荣嫔。
苏麻喇姑给云岚这个格格做启蒙,那自然没有说不好。
但是给小阿哥做启蒙,那就不一样了。
云岚好笑道:“皇阿玛小时候不也是姑姑做的启蒙,大臣们说姑姑不好,这不是简介说皇阿玛的启蒙不够好了?”
皇帝笑了起来,点头道:“不错,只要你不介意借人,其他人说什么都无妨。就是苏麻喇姑也未必愿意每天劳累去上课,回头还要被人指指点点的。”
云岚就说道:“前朝大臣们还好说,贵妃娘娘和荣嫔娘娘要是又到御书房来哭,皇阿玛该如何是好?”
皇帝看了一眼女儿,见她眨巴眼一副狡黠的模样,就知道在开自己的玩笑,无奈道:“你这孩子,都知道揶揄朕了。”
云岚抿唇一笑,她就是看皇帝碰见两个哭得梨花带雨的嫔妃,一时心软又无措的样子。
要是两人又过来,皇帝只怕要招架不住。
不过佟贵妃和荣嫔明白,她们也就只能让皇帝心软一下,不可能完全影响他的决定。
果然皇帝决定让苏麻喇姑去南三所给两个小阿哥启蒙,佟贵妃和荣嫔又到乾清宫来了。
她们有些不明白,翰林院那么多有学识的读书人,就没一个能给小阿哥启蒙,还得让苏麻喇姑来吗?
两人也不是看不上苏麻喇姑,毕竟这位虽说是宫女的身份,却先是在太皇太后身边长大,又给皇帝启蒙过。
不管是身份地位和学识,也没有什么能挑毛病的地方。
只是人言可畏,苏麻喇姑当初给皇帝启蒙也是不得已的事,因着皇帝染了天花的缘故,挪出宫外,身边除了奶娘就只有苏麻喇姑陪着。
奶娘大字不识,也就只有苏麻喇姑帮着启蒙,可以说是赶鸭子上架的事。
如今就不一样了,宫中太平,翰林院又是人才济济。
这时候还让苏麻喇姑上,不说两个小阿哥长大后,别人问起他们的启蒙先生却是个宫女。
就启蒙先生如果是翰林院的人,过八年十年的,这些人慢慢起来了,可能往上走,自然而然成为两个小阿哥的关系网之一。
要是混得厉害点的,还能桃李满天下,这关系网就更大更好用了。
阿哥长大后要办差,从小就开始积累人脉,对以后只有好处。
可惜皇帝从一开始就截断了这个可能,但是小太子就算了,大阿哥却也是正经的启蒙先生李光地,这就叫佟贵妃和荣嫔心里不是滋味了。
尤其是荣嫔,她跟惠嫔不对付好多年了。
如今大阿哥有正经的启蒙先生,三阿哥却没有,叫她心里这道坎怎么都过不去!
如果只有荣嫔去闹,她一个人也是不敢的,偏偏还牵扯到四阿哥,佟贵妃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佟贵妃觉得苏麻喇姑的学识未必有她厉害,与其让苏麻喇姑去给四阿哥启蒙,皇帝还不如让她自己来更好。
如此一来,她一边给四阿哥启蒙,一边还能跟四阿哥的关系拉近不少!
反正两个嫔妃心里都有小心思,最后殊途同归,于是一起到乾清宫来找皇帝,盼着他怜惜,然后稍微改变一下主意那就更好了。
皇帝似笑非笑看着两人,轻轻叹道:“朕想着两个小阿哥跟皮猴一样,之前吃饭都闹了一回。一个要么饿着,另外一个要么撑着,还是云岚去解决掉的。”
“这两个小阿哥年纪不大,身边却没个能规劝之人,还不如让人启蒙,好歹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苏麻喇姑是教过朕,也给云岚启蒙过。学识和人品都是极好的,又知道怎么教导年纪小的孩子。不过既然你们不乐意,那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