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一半都会死在路上,剩下的一半要是能到宫里,也是半死不活的。
不新鲜的海鲜,就会更腥一点,所以皇帝不爱吃,很少让人送进宫里。
毕竟劳民伤财,最后还不好吃,何必费劲呢!
不像如今,他们在海上,想吃多少海鲜都行。随便捞,到厨房手里做好菜,甚至可能都没超过半个时辰。
所以海鲜特别新鲜,吃着味道就非常好了。
云岚琢磨着他们得赶回京城,估计海船会走得很快。
从江南这边到天津港,也就几天的时间。
所以说他们能吃几天的海鲜,一天三顿吃的话也不会腻了。
云岚决定等会隐晦让苏麻喇姑去提醒厨房,海鲜可以多做点,变着花样每天做!
回头吃不完的海鲜,还可以晒了之后带回去。做汤的时候放一点干货,搭配着其他新鲜的食材,也会变得特别鲜美了。
云岚正想着,抬头看着大海,忽然发现这艘海船的速度并不快。
别说快,甚至有点慢了。
她不由疑惑,皇帝不是赶着回去看新孩子吗?
怎么这海船走得这般慢,按照这个速度,十天半个月估计都到不了!
云岚疑惑道:“皇阿玛,这艘船怎的走得这般慢?慢吞吞的,想必要小半个月才能到天津港。”
大阿哥在旁边附和道:“对啊,我感觉跟马车差不多慢。”
云岚:那不至于!
小太子帮着补充道:“大哥的意思,可能是想说坐在这船上就跟马车一样平稳,没怎么颠簸。”
大阿哥连连点头道:“对,就跟太子说的那样。”
云岚也习惯大阿哥的想法跳脱,以及“他跟太子想的一样”之类的话了。
皇帝笑笑道:“难得出海,慢慢走不用着急,毕竟出来一趟不容易。再就是你们第一次在船上,走得太快,身子骨可能会受不了。”
御医都在船上,就怕几个孩子不适应,会晕船的话,正好走得慢,离岸边不远,又能重新走陆路回去。
海上行走跟河道上走,还是完全不一样的。
毕竟大运河上不会有风浪,在海上却会有。
这会儿天气好,要是下雨打雷有巨大的风浪,那船只就要摇晃得厉害了。
哪怕是不晕船的人,只怕也要受不了的。
所以皇帝让御医严阵以待,伺候几个孩子的人轮流值夜,就怕他们会晕船而难受。
刚开始可能看不出来,还得等一阵子,他们的身子骨才会表现出来了。
好在几个孩子的适应力都挺好,除了大阿哥太兴奋,大半个晚上闹腾不肯睡,把隔着好几个房间的皇帝闹得不行。
皇帝让李德全去大阿哥那边警告了两句,这个不省心的儿子才安分去睡了。
云岚是最乖的,回去洗漱后就躺下很快睡着了。
小太子睡得早,不过醒得也早。
这两个孩子起来就去找云岚,却知道这个姐姐还在睡,乖乖等在门口没闹醒她。
不然皇帝就要叫两个孩子过来,好好训斥一顿了。
皇帝想到昨晚闹腾的大阿哥,忍不住瞥了他一眼。
大阿哥缩了缩脖子,一副心虚的模样。
云岚看在眼内,总觉得她睡得太早太沉,错过了什么事,尤其大阿哥这个样子,昨晚是做了什么叫皇帝不高兴了?
她连忙笑道:“谢谢皇阿玛,我还说要是走得太快,就不能欣赏这难得的大海了。”
小太子也点头说道:“还有晚上的星星,天上和海面上的倒影,咱们的海船就像是被无数的星星包围了一样。”
云岚想到昨夜的情景,繁星点点,铺满了夜空和夜晚的大海,确实就像是被星星围绕,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