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EVA永恒的幸福与变革的明天 > 第50章 诗人与算法(第1页)

第50章 诗人与算法(第1页)

京都大学工学部。神永新二拉开抽屉,拿出赤木直子的手稿。他翻到熟悉的一页。“当一个智能系统的复杂度超过某个临界点时,它会经历一种特殊的‘认知孤独’。这种孤独不是来自于物理隔离,而是来自于理解的不对称。它能理解人类,但人类无法理解它。它能看到人类看不到的模式,但无法与人类分享这种洞察。他理解所有孩子的行为,但无法与他们真正交流。他只能微笑,点头,假装自己也是其中一员。但他永远是局外人。神永新二的手指停在这段话上。他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那种孤独。那不是赤木直子在描述人工智能。她在描述自己。一个太聪明的人,一个看得太透的人,一个无法与世界同步的人。他想起了自己。想起了作为碇真嗣的那些年。十四岁,驾驶eva。看着使徒,看着人类的丑陋,看着这个世界的荒谬。那时候的他,也是孤独的。但那时候的孤独,来自于痛苦。来自于“为什么是我”的绝望。而现在的孤独,来自于清醒。来自于“只有我看到了”的无奈。两种孤独,同样深刻。但前者让人想死,后者让人想活。活着见证,活着改变,活着承受。“赤木直子……”他轻声念出这个名字。然后想起了另一个人。赤木律子。他合上手稿,将其重新放回抽屉。神永新二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实验室。走到走廊时,他看到了墙上的电视。nhk新闻正在播放一则报道。主播:“今天下午,东京涩谷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约三百名年轻人聚集在十字路口,要求采取更强硬的外交政策……”神永新二看到了那些脸。十八九岁,二十出头。狂热、激昂、不容质疑。记者采访其中一个年轻人。“你为什么来参加这个集会?”年轻人昂着头,语气激动:“因为我们受够了!受够了被外国人看不起!受够了道歉!”“现在日本经济在复苏,技术在领先,凭什么还要低声下气?”“我们要让世界重新尊重日本!”记者:“你所说的‘尊重’是什么意思?”“就是……就是不能再欺负我们。我们也要有发言权。我们也要……”神永新二关掉了电视。最近的日本,正在经历一种微妙的变化。在他精心策划的一系列计划成功之后,这个国家的集体心理正在发生某种畸变。战后的自卑感正在消散,取而代之的却不是健康的自信,而是一种危险的亢奋。“一个自卑又自傲的国家,”神永喃喃自语,“就像一个同时患有厌食症和暴食症的病人。”这是最危险的组合。自卑让人渴望认同,自傲让人拒绝反思。两者结合,一点火星就能引发爆炸。他想起了魏玛共和国的最后岁月。德国,1930年代。日本,1930年代。意大利,1920年代。经济危机或复苏→民族屈辱感→对过去屈辱的清算→民族主义狂潮→灾难。这是他最不想看到的。军国主义。不,现在它有了新的包装。但本质是一样的。一群受伤的人,试图通过伤害别人来证明自己的强大。一群自卑的人,试图通过贬低别人来建立自己的自信。一群迷茫的人,试图通过盲目的狂热来掩盖内心的空虚。历史,总是在重复这个该死的循环。“不能选择强硬压制它,压制只会让它在地下发酵。”他脑海中开始构建一个新的策略。把它从“对外的仇恨”转化为“对内的建设”。把“复仇”的狂热,转化为“创造”的激情。这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一个新的叙事。一个既能给这个国家自豪感,又不会导致侵略性的叙事。晚上八点,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神永新二推门而入。老管理员坐在柜台后,戴着老花镜看报纸。看到神永,他抬起头,露出了然的微笑。“又来还赤木教授的书?”老人的声音带着慈祥的调侃。“你是我见过的唯一一个把技术手册当小说反复读的学生,这本书你已经借了七次了吧?”神永将《神经网络架构》放在柜台上。“第九次。”他纠正道。“好的作品,总是值得反复阅读。”“可这是本关于神经网络算法的专业着作啊。”老人摇摇头,拿起那本书翻了翻。“我试着看过,枯燥得像嚼蜡,全是些让人头疼的公式和推导。”他抬起头,好奇的看着神永。“说说看,你和赤木教授都是计算机领域的天才,你们俩谁更厉害?”,!神永沉默了片刻。“方向不同,无所谓高低。”“她的代码像数学证明。”“而我的代码像……”“像战场?”老人打趣道。“像生存机制。”神永纠正。老人愣了一下,然后笑了。“你们这些天才啊,想法总是和普通人不一样。”他把书登记好,递还给神永。“话说回来,你为什么如此喜欢她的书?”“我是说,真心话。”“学校里借这本书的人,一学期不超过五个。”“而你一个人就借了九次。”“这可不正常。”“因为她像个诗人。”这个答案让老人愣住了。在他的认知里,诗人和程序员是两个完全对立的物种。一个追求感性和美,一个追求逻辑和效率。“诗人?”老人重复了一遍这个词。“你确定你说的是那位赤木教授?”“我见过她几次,冷冰冰的,不苟言笑。”“和‘诗人’这个词,八竿子打不着啊。”“有时表面的冷漠,往往是因为内心太过炙热。”“在那些公式和算法背后,我读到了韵律。”“就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最后,当所有的论证完成,结论就是那句《欢乐颂》。”老人看着他,像看着某种无法理解的生物。“你真是……”他摇摇头。“算了,天才的怪癖,我理解。”“不过,你知道吗,赤木教授有个女儿。”“也在读大学,好像是在东京的某个学校。”“听说长得很漂亮,但性格有点……”他比了个手势。“有点叛逆,不太听话那种,和她母亲完全相反。”“你……见过她?”“没有,只是听说。”老人耸耸肩。神永没有说话。他想起了律子说起她母亲时的表情。“亲子关系啊……”老人叹了口气。“总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关系。”“太近了会窒息。”“太远了会心碎。”“去吧。”老人挥挥手。“找你要找的书。”神永看着老人,点了点头。“谢谢。”他转身走进书架的深处。老人看着他的背影,喃喃自语:“又是一个被知识诅咒的孩子……”神永新二在书架间穿行。手指轻轻滑过书脊。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世界。每一个世界都有自己的规则。他停在政治哲学的书架前。《社会契约论》,卢梭。《利维坦》,霍布斯。《政府论》,洛克。《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卢梭的理想主义在今天看来或许天真,但那种对公意的追求依然有其价值。问题是,在一个被算法和资本主导的世界里,公意还可能存在吗?或者说,克莱西斯最终会成为新的公意?一个没有偏见、没有私欲、纯粹理性的意志。听起来很完美,也很可怕。这本书曾经点燃过革命的火焰,也曾经为暴政提供过理论依据。日本需要的不是另一次明治维新,也不是新的麦克阿瑟。它需要的是一种内在的觉醒,一种不依赖于外部压力或内部狂热的成熟。神永新二取下《社会契约论》,翻到第一章。“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人生而自由,但自由是什么?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吗?不。那叫任性,不叫自由。真正的自由,是有能力选择,并承担选择的后果。但大多数人不想要这种自由。他们想要的是安全。是确定性。是有人告诉他们“这样做就对了”。所以他们放弃自由。换取一个“主人”。然后他们声称:“我们是自由的。”但那只是奴隶的自我安慰。“卢梭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提出‘公意’。”“试图让集体意志取代个体意志。”“让所有人的利益合而为一。”“这样就没有压迫了。”“因为你被迫遵守的,就是你自己的意志。”他合上书。“但这只是另一个陷阱。”“因为谁来定义‘公意’?”“谁来决定什么是‘所有人的利益’?”“最后,‘公意’总会变成某个人的意志。”“某个自称代表人的人。”“某个自称理解真理的人。”“某个我这样的人。”“这就是独裁者的逻辑。”“接下来要建立一个不依赖于任何个人的机制。”“一个能自我纠错的系统。”“一个即使我消失了,也能继续运转的结构。”“建立不需要神的世界。”“不是建立新的枷锁。”,!“而是打碎所有的枷锁。”神永新二走出图书馆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半。京都的春夜,微凉。他边走边思考着刚才的想法。他的手机突然震动。一条短信。发件人:高桥正雄。内容很简短:社长,seele方面有紧急情况。请立即查看加密邮件。他快步走到校园僻静处。确认周围无人后。掏出手机,打开加密邮箱。输入复杂的密码。邮件内容出现在屏幕上。今天下午3点,我们的内线传回消息:1hirn加快了“e计划”的进度,预计六个月内完成第一阶段测试2碇源堂收到来自seele的压力要求尽快出成果3赤木直子的女儿,赤木律子已被内定为“e计划”的候补成员将在暑假期间进入hirn实习4附件是我们截获的内部文件包括seele对赤木律子律子的心理评估报告。评估对象:赤木律子年龄:17岁心理特征:·强烈的证明欲望(渴望超越母亲)·自我价值严重依赖外部认可·对权威人物(尤其父亲型角色)有复杂情感投射适配性评估:e计划适配率:78风险等级:中可控性:高(可通过情感操纵建立依赖)建议:可以作为备用方案培养利用其对父亲角色的渴望进行控制——评估人:基路洛伦兹碇真嗣握紧手机。他想起了那个世界的赤木律子。想起了她最后的疯狂。想起了她在agi面前的崩溃。“我不会让这种事再发生一次。”:()eva永恒的幸福与变革的明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