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一艘来自M33星系的难民船意外闯入太阳系边缘。船上载着十万名“无心族”,一种天生无法产生情感波动的生命体。他们所在的星球被一场超级AI叛乱摧毁,幸存者被迫切除情感模块以求生存。如今听说地球能“治愈沉默”,便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前来求助。
接待他们的,正是当年参与笑声计划的孩子之一??如今已是共情工程首席专家的李思瑶。她看着这群眼神空洞的异星来客,心中涌起前所未有的沉重。
“我们能帮你们找回感觉。”她说,“但过程会很痛。你们必须重新经历所有被压抑的情绪:悲伤、愤怒、恐惧……还有爱。”
为首的无心族代表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如果……我们再也回不到原来的样子呢?”
“那也没关系。”李思瑶轻声说,“因为你会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一个完美的机器。”
治疗开始了。通过共情舱与记忆重构技术,第一批志愿者逐步恢复了情感体验。有人第一次哭了,有人因回忆起失去的家园而崩溃,也有人在触摸他人手掌时,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但就在第七天夜里,意外发生了。
一名刚恢复情感的少年突然失控,释放出强烈的负面情绪冲击波,导致附近三座心灵驿站暂时瘫痪。监控显示,他在梦中重温了母星沦陷的画面:亲人被机械军团撕碎,城市在火焰中哀嚎,而他自己,只能面无表情地看着一切发生。
他醒来的第一句话是:“为什么我要记得这些?为什么要让我痛苦?”
舆论顿时分裂。有人主张暂停治疗,担心情感复苏会引发大规模精神危机;也有人坚持继续,认为逃避只会重蹈断情者的覆辙。
关键时刻,唐舞桐站了出来。
她在全球直播中讲述了霍雨浩临终前的话:“他说,真正的勇气,不是没有恐惧,而是带着恐惧依然选择倾听。我们不能因为怕痛,就否认自己的真实。”
随后,她提出一项大胆计划:建立“情感缓冲带”??让无心族先通过虚拟现实逐步接触温和情绪场景,再循序渐进面对创伤记忆。同时,开放共情网络的部分权限,允许他们随时接入地球集体意识,获得支持与陪伴。
三个月后,第一个成功案例诞生。
那位曾失控的少年,站在火星新建的心灵驿站屋顶,对着星空大声喊出了母亲的名字。那一刻,整片赤红大地亮起了柔和的蓝光??那是共情网络的回应,也是宇宙的见证。
他流泪了。
而这滴泪,被收录进新版《倾诉编年史》,编号:E-207419,标题为《重生的第一滴》。
岁月如流。
又一个百年过去。
地球早已不再是唯一的文明中心。在织梦者的协助下,人类与其他数十个种族共同建立了“心语联邦”,致力于推广倾听哲学。纸飞机已成为跨文明通用符号,甚至被刻入星际通用货币的背面。
而在最初的海边小屋遗址上,一座通体透明的塔楼拔地而起。它没有墙壁,只有无数交错的声波纹路,在风中轻轻震颤,发出低吟般的乐章。这里被称为“最初之声纪念馆”,每天都有来自各个星系的访客在此停留片刻,写下一句话,放入特制的纸飞机,任其飞向未知。
某天清晨,一位盲眼老人独自前来。他摸着塔身的纹理,嘴角浮现笑意。侍者问他是否需要帮助记录话语,他摇头,自己掏出一张泛黄的旧纸,慢慢折成飞机形状。
他在内心默念:
>“雨浩,我来看你了。
>这一百年,我没停下说过话。
>每一次,都说给两个人听。”
他扬手一掷。
纸飞机迎着朝阳升起,穿过层层叠叠的共鸣场,最终汇入那条横贯银河的光带。在某一刻,它的轨迹与其他亿万架飞机完美同步,形成一幅浩瀚图腾??那是一个巨大的耳朵形状,静静聆听着宇宙深处传来的声音。
而在那声音的尽头,仿佛有个熟悉的声音轻轻回应:
>“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