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一阵子,刘辩陷入沉寂状态,坐看各种事态发展。北方各州才子在聚集,连南方也装模作样的有所响应。朝廷的军队在凉州取得大捷的消息传遍四海,南方一下子就老实许多,大司农荀攸成了忙人,南方郡县欠下的赋都交了上来。河南尹张昭不同于前几任,他的理念似乎是抓举孝廉?反正如今在大张旗鼓的搞考试,引起不小轰动。司隶校尉满宠则是在重修汉律,如今的他可以动手做他想做的事了。平准令糜竺更忙,他玩了三出大的。其一,给商人普及印刷术,带他们赚钱。其二,在洛阳试点推行收商税,朝廷抽两成进口袋。最后就是奇思妙想的给洛阳所有的残障人士、无所依者做了个登记。之前连年的战乱,让这个数字多达数千。然后糜竺就将这几千人摆在那,哪家工坊、商人能领走五个,就可以减免赋税。领走十个,他去协调要地要工匠。领走二十个,一系列优待策略及荣誉牌匾、头衔……总之,操作下来,当天就有一千多人被领走,他们身体有残缺,但能从事一些简单的清洁打扫等工作。糜竺的声望大了,有人将他尊称为糜菩萨。糜竺不敢居功,到处说是天子的仁德。这件事所造成的影响不小,虽然只针对了残疾者,但民心却通过这一件小事聚拢,凝聚力增强。新的尚书台在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政务处理速度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日投票通过的决议,回去后必须执行。否则全程不发一言随波逐流的满宠,可不是个花架子。今日尚书台格外热闹,热闹到三公及两位上公都来了。尚书台大殿的布局有着很大变化。两边依次排开对坐席位,中心有单独的位置,最上方还有一尊席位空置,有着特殊寓意。右侧依次往下是太傅王允、司徒卢植、司空蔡邕,及一部分三公九卿。另一边大将军皇甫嵩领头,其次是太尉杨彪,再之后坐着剩下的部分人。尚书令荀彧被众人包围,居中协调处理政事。小小的尚书台,如今成为整个大汉的大脑,所有决策都要经过这里,一旦通过便通令全国。连刘辩的动作都绕不开,只不过大家一听说是天子的意思,都不约而同的高举双手。天子是什么?那是千古难遇的圣君,为臣子者,只需要听命去办事,就能博一个贤臣的美名。看不懂局势的人,早就在一次次清洗中被扫出朝廷中枢。荀彧处在中间,与大家捋清楚小事之后,开始今日第一个大的议题。“洪水的后事,仍然需要料理。”荀彧说着话环视一周。众人停下手中批阅奏疏的动作,齐齐看过来。弘农是杨家的老家,杨彪最先发话,“调集屯田军,刻不容缓。”以屯田军的开荒、建设能力,至多一年,弘农便可恢复繁荣。荀攸摇头接话,“屯田军让光禄勋要了去,接下来半年都有任务,哪怕现在发出调令,最快也要一月才能抵达洛阳。”“光禄勋?”杨彪眼睛一瞪,看向对面杨修。杨修轻咳一声,尴尬道:“青州那边,太穷了。”彼时的他身为青州牧,只顾着往自己兜里揣好处。兜是什么?青州。杨彪只觉牙疼,大水差点给自己家冲了,倒霉的是重建灾区的人手还被儿子要走了。屯田军调不动……救灾还如何进行?难题困扰了众人几息,随后逐渐有人将视线落在荀攸身上。大汉新任钱袋子!国库如今有多富,他知道。荀攸被全场环视,不能当看不见,清了清嗓子,发表意见:“洪灾致使数万百姓流离失所,依我之见救灾刻不容缓,国府可紧急拨出八千……”“咳咳!”一声咳嗽打断他的发言,是卢植的声音。荀攸立马将到嘴边的八千万咽下去,改口道:“国府拿出八十万。”众人眉头一皱。荀攸小心翼翼的打量着卢植。他虽未行拜师礼,但已经事实成为卢植的小徒弟,公孙瓒和刘备的师弟。原本以为以卢植抠门的性格,听到他及时改正后会欣慰,谁料啪的一声。卢植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气愤的站起,张口唾沫星子横飞:“八十万?八十万够干什么使?老夫看你这个大司农就是中饱私囊,老夫可清楚国府的账,明日早朝定要到天子面前参你一本。”卢植刚骂完,王允不知道抽什么风出来帮腔,“老夫也觉得太少了。”卢植看了王允一眼,欣慰的点头。老山羊有长进。荀攸傻眼。荀彧咳嗽一声唤醒了荀攸,荀攸试探性的说道:“八千万?”“天子向来仁义为本,八千万最多够清修道路水利……”“卢公认为多少合适?”,!卢植眉头一挑,义正言辞的摆手,“大司农府的事,问老夫作甚?”话刚说完,他坐了回去,砸吧砸吧嘴,继续道:“老夫粗略的算了算,三亿钱差不多。”嘶。全场倒吸凉气。一向抠门的卢植竟然有这么大方的时候。到底是国府富得流油,还是说卢植不在其位,不心疼钱了?更吃惊的还在后面,荀攸仅仅只是停顿半息,便立刻答应,“三亿钱,国府出了。”“我滴乖乖,孔明你听,这大手笔,钱难道是纸做的吗?”坐席末尾的张昭那叫一个吃惊,就像是个没见识过世面的乡巴佬。诸葛亮一副看傻子的表情,漫不经心的拨开他搭在自己腿上的手,往旁边挪了挪屁股。钱本来就是纸做的。钱的事情解决,被誉为首辅的荀彧松口气,他沉吟一阵,望向皇甫嵩方向,主动站起身拱手:“大将军。”皇甫嵩扶须动作一顿,“还有老夫的事?”军事外的事情,他不:()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