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瓷立刻有了动力,仰起脖子将酸涩的汤药一饮而尽。
虽然现在还不能吃蜜饯,但谢枕川已经提前给她备好了净口的茶汤。
瓷白的茶盏适时递到她跟前,里边盛着鲜亮橙黄的茶汤,微微漾出碎金般的光泽。
热气氤氲着独特的清香,梨瓷饮了一口,有很淡的甜味。
那双圆圆的眼眸立刻亮了起来,“这是山西的柿叶茶?”
“现在已经入夏了,柿叶正是最鲜嫩的时候,用来煎茶再好不过。”谢枕川眼底含笑,见她唇角沾了药汁,自然地递过帕子。
他算了算,待到秋日,应该便可以一同返乡摘柿了。
梨瓷想不到那么多,只是用帕子抿了抿唇,歪着脑袋问道:“恕瑾哥哥今天不用上朝吗?”
谢枕川轻笑一声,“已经散朝了。”
梨瓷这才想起来是卯时上朝,自己除了大婚那日,还未曾这么早起过呢,若是日日这般,岂不是很辛苦?
她很懂事地将自己喝了一半的柿叶茶递过去,“娘亲说,柿叶茶可以安神,恕瑾哥哥也喝一点吧。”
茶汤热气蒸腾,将那双澄澈的瞳仁熏得越发水润。
她未点胭脂,茶盏边缘只一点水印,谢枕川就着她饮过的位置饮了一口,又问,“我今日应当还有些闲暇,要不要陪阿瓷去逛园子?”
梨瓷看了一眼书案上密密匝匝的文书,连忙摇了摇头,“不去了,我想留在书房陪恕瑾哥哥,我可以看话本。”
谢枕川令人将托盘撤了,将她先前未看完的那本《花灯轿》拿来。
书房里很快便只剩下纸页翻动的沙沙声。
不知是梨瓷今日起早了,还是这柿叶茶当真有安神的功效,看了没一会儿,她便觉得有些困了。
她一手支着脑袋,一手掩着唇,小声地打了一个哈欠。
谢枕川从公务里抬起头来,“困了?”
梨瓷已经顺势趴在了桌案上,枕着自己的手臂点了点头。
“我抱你去里间睡。”
谢枕川将她打横抱起,慢慢步去里间,此处设了一张美人榻,他偶尔会在此小憩。
一躺下,梨瓷反而不那么困了,她伸手拉了拉谢枕川的衣袖,还惦记着方才未看完的话本,“我的书。”
谢枕川就着她的力道附身下来,却只是亲了亲她的额头,“起来再看,仔细看坏了眼睛。”
他的声音极尽温柔,梨瓷松了手,听话地抱着薄毯点头。
窗外鱼池的水汽混着荷风潜入,她蜷在薄毯里,数屏风上的花鸟纹,外间不时传来轻缓的书页翻动声,慢慢安心地闭上了眼睛。
知道世子夫人在里间休憩,南玄蹑手蹑脚地过来禀报,“世子,国公爷来了。”
谢枕川颔首以示知晓,随手捡了封文书,盖住了那本格格不入的《花灯轿》。
信国公正好推门而入,他顺势起身行礼道:“父亲。”
案前圈椅铺着云锦软垫,比硬邦邦的木头舒适,一看便是给自己留的。
见儿子有心,信国公态度也软和了些,亲自拉开椅子坐下,“今日朝中如何?”
谢枕川原不想在此处议事,侧眸望了一眼屏风,并未见什么动静,这才低声道:“王丘的动作很快,不过月余,朝中官员已有多处更替,今日还有人廷谏圣上早日立储。”
王、谢两家皆知,这几年奏请皇帝立储的折子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皆是留中不发,但在谢枕川还朝当日便提起此事,可谓是“用心良苦”了。
信国公眉头紧锁,“应天帝怎么说?”
谢枕川轻描淡写道:“罚俸一月。”
不过是王家推出来的跳梁小丑,他连此人的名字都未提。
众人皆知应天帝有意推延此事,还敢在上朝时当面提及,打的何止是谢家的脸,亦是应天帝的脸面。
信国公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些,毕竟二皇子年岁太小了,拖延下去,对自家反而有利。
有些话在西厅里不便多说,他回去左思右想,仍觉不妥,这才来了谢枕川的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