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时间步入2005年年中,盛夏的阳光如同熔化的金液,炙烤着鹏城研发中心那银灰色、线条冷峻的外墙。然而,建筑物内部奔涌的热浪,远比南国烈日更为滚烫——那是数百名顶尖工程师的雄心、汗水与代码洪流汇聚而成的科技之火,正在默默锻造着启明帝国的未来根基。
周明的身影出现在中心内部那条标志性的、可俯瞰中庭的透明廊桥上。他刚结束与贾擎龙长达两小时的会议。“明穹OS”移动版的系统流畅度优化取得了阶段性突破,电容触控屏的灵敏度调试也已进入毫米级精校阶段,那个承载着移动互联网入口梦想的“个人便携式智能终端”原型机,正一点点从图纸走向现实。贾擎龙团队眼中燃烧的火焰,让周明看到了在2007年点燃移动烽烟的希望。
但周明的脚步并未在移动互联网的蓝图前过多停留。他转身,步伐沉稳地走向廊桥另一端——那里是承载着启明帝国当下根基与更宏大野心的核心腹地:桌面系统与硬件的研发重镇。如果说移动项目是轻骑兵,讲究的是敏捷和突破,那么桌面领域就是重步兵军团,进行的是结硬寨、打呆仗的阵地攻坚战,每一寸推进都需要深厚的积累与坚韧的毅力。
首先迎接周明的,是操作系统研发区那特有的静谧而专注的氛围。倪鸿钧的办公室与其说是房间,不如说是一个被技术书籍、图纸和写满复杂公式的白板所包围的“思想巢穴”。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因和深度思考的气息。
“周总。”倪鸿钧抬起头,镜片后的目光依旧沉稳,但细看之下能发现一丝被庞大工作量压缩出的疲惫。他没有客套,直接指向一块最大的白板,上面绘制着“明穹”桌面操作系统的层叠架构图,脉络清晰却又无比复杂,如同数字世界的神经系统。“内核的稳定性和基础框架,我们已经打磨得远超任何基于Linux魔改的系统,这是我们的底气。但是。。。。。。”他顿了顿,手指点在驱动兼容层、企业级API接口群和高级图形服务模块这几个关键节点上。
“真正的挑战在于生态。桌面环境的复杂性是指数级的。海量的专业软件——从工业设计CAD到金融分析工具,从视频剪辑套件到科学计算平台——它们依赖成千上万种不同的硬件驱动和系统接口。要实现您要求的‘无缝替代Windows,胜任高强度商用和生产环境’,我们面临的是一座需要愚公来移的山。”倪鸿钧的声音低沉而肯定,“目前最顶尖的团队,以最高强度投入,乐观估计,至少还需要两到三年,这还不包括后续持续的优化和生态建设。”
周明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波澜。他走近白板,目光扫过那些代表着技术难关的节点标签。他看到的不是障碍,而是必须攻克的战略高地。他伸手,重重地拍了拍倪鸿钧这位系统“建筑师”的肩膀,力道传递着毫无保留的信任。
“老倪,我完全理解。我们现在做的,不是包装一个好看的壳子,而是在打地基,打一座能支撑万丈高楼、百年不倒的地基。”周明的语气平和却蕴含着千钧之力,“慢,不是问题。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我要的不是一个仓促上市、漏洞百出、被用户诟病的半成品,我要的是一个真正安全、可控、高效,能承载启明未来二十年甚至更久发展的数字基石。资金、资源、顶尖人才,你需要什么,列清单,集团优先级最高供给。你和你团队的任务,就是心无旁骛,把这条路走通,走稳。时间,我们给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