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点点头,从书包里取出一只搪瓷碗:“奶奶说,如果有一天你来了,就请你吃一碗面。她说,这是她最后一次为你做的。”
苏砚接过碗,打开盖子??里面是手工擀的面条,配着简单的青菜和蛋花汤,但香气扑鼻。
她坐下,一口一口吃完,连汤都喝干净了。
“好吃吗?”女孩紧张地问。
“比世界上任何米其林大餐都好吃。”苏砚摸摸她的头,“因为你奶奶把想念全都煮进去了。”
临别时,苏砚打开保温盒,递给她那块番茄三明治:“回去告诉你奶奶,味道还在,火也没断。我们会一直传下去。”
女孩抱着盒子跑远了,身影消失在风雪尽头。
苏砚站在月台上,望着铁轨延伸的方向,久久未动。
她知道,这场旅途永远不会真正结束。晶片可以集齐,母机可以理解,法案可以通过,生产线可以关闭……但真正的考验,始终在于下一个愿意为陌生人多煮五分钟饭的人是否存在。
而答案,永远藏在下一口饭菜的温度里。
当晚,她回到家中,在日记本上写下最后一段话:
>“父亲说,让火继续烧下去。
>我以为那是复仇,是反抗,是破解系统的密钥。
>后来我才懂,那其实是一句叮嘱:
>不管世界变成什么样,都要记得给人煮一碗热饭。
>这不算违规,这只是做人。
>共膳不是秘密,不是组织,不是运动。
>它是我们本来的样子??
>会饿,会累,会爱,会为了一道家常菜浪费生命中最宝贵的资源:时间。
>所以,请继续做饭吧。
>为自己,也为别人。
>锅热着,人就在。
>火不灭,路就还在。”
合上本子时,窗外春雷滚滚,细雨敲打着屋檐。
她起身走向厨房,准备明天的早餐。
锅底涂上黄油,炉火静静燃烧。
新的一天,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