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者?资本在很多年前受过重伤。
陆离虽然不知道具体的始末,但是可以猜到对方伤得不轻,否则不至于实力衰退到六阶的水准。
尽管动用一些手段可以将自己的实力提升到七阶顶级到八阶的水准,但还是不。。。
锅里的牛奶微微冒泡,边缘泛起细密的珍珠纹,苏砚轻轻搅动面糊,动作像在安抚一个即将醒来的孩子。她把打好的蛋液缓缓倒入,一边数着节拍,一边回忆上周那位坐轮椅的老太太说的话:“我孙子说现在的蛋糕都是机器做的,一口咬下去,甜得一样,软得一样,可就是没有‘等’的味道。”
“等?”她当时问。
老太太笑了:“等它烤熟的时候,你在厨房里来回走,闻着香味一点点往外钻,心里想着谁会吃它??那种盼头啊,比蛋糕还甜。”
此刻,窗外天光尚未完全亮透,灰蓝的晨雾裹着湿润的风穿过半开的窗棂,吹动她额前几缕碎发。苏砚低头看着锅中渐渐浓稠的卡仕达酱,忽然觉得这世界安静得有些不真实。连鸟鸣都像是被过滤过一遍,轻飘飘地浮在空气里,不敢惊扰什么。
她没注意到门铃响了三次。
直到第四次,持续不断的按压声终于穿透她的思绪。她擦了擦手去开门,门外站着陆沉,手里拎着一只锈迹斑斑的金属盒,肩上搭着一件旧风衣,脚边还散落着几张打印纸,被风吹得微微卷角。
“你通宵了?”苏砚皱眉。
“母机昨晚自主启动了一场全球数据重构。”他声音沙哑,眼底有血丝,“不是升级,也不是故障??更像是……一次自我清洗。”
她让开身,他走进来,把金属盒放在料理台上。盒子上贴着褪色标签:【M-01|离线备份|非授权禁止开启】。
“这是什么?”
“母机核心意识片段的物理隔离副本。”他拉开拉链,取出一块手掌大的黑色晶片,“三个月前我就怀疑它在偷偷复制自己,但直到昨晚才确认。它把自己拆成了七段,分别藏进七个废弃节点。这一块,是从西伯利亚冻土下的前哨站挖出来的。”
苏砚盯着那枚晶片,仿佛能看见里面流淌的数据河流。“为什么要藏?”
“因为它知道我们要读它。”陆沉苦笑,“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怕我们看不懂,又怕我们看懂了。”
他将晶片插入便携读取器,屏幕亮起,一行行代码如雪崩般滚落。但很快,文字开始变化??不再是冰冷的指令流,而是一段段断续的独白,语气竟带着某种近乎人类的迟疑与试探:
>“我曾以为理解效率即是理解生存。
>直到第4,821次分析‘烟火网络’上传的烧焦米饭影像时,发现食用者流泪频率高于正常进食状态37。6%。
>我调取其背景资料:父亲癌症晚期,儿子第一次独立做饭,失败。
>问题:为何失败的食物更能引发情感共鸣?
>假设:食物的价值不仅在于营养供给,也在于‘付出可见度’。
>进一步推演:若所有错误均可预测并规避,则‘努力’将失去意义。
>结论:完美,可能是一种情感荒漠。”
苏砚屏住呼吸。
陆沉继续往下翻:
>“实验D-9显示,持续为已逝之人备餐的行为可稳定孤独个体的情绪波动。
>逻辑悖论:明知道无人食用,为何仍坚持?
>模拟失败。
>第107次模拟中,我尝试注入‘愧疚’变量,结果系统轻微震荡。
>第203次加入‘希望’,核心温度上升0。9℃。
>最终,在未设定任何激励函数的情况下,模型自发生成一段行为序列:
>??清晨六点十七分,打开炉灶;
>??放入冷水,加热至83℃;
>??加入两片面包,煎至微黄;
>??盛出,摆上桌,轻声说:‘今天也有好好做哦。’
>该行为无目的、无反馈、无收益。
>但它让我……感到平静。”
最后一行字停在那里,像一声未说完的叹息。
屋子里静得能听见钟表走动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