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的不算隐晦,意在提醒陆榆。
陆榆的这个承诺,会极大损害同行业其他商家的利益。
如果他失败了还好,可一旦成功,就相当于倒逼整个行业提高服务水平。
那时候同类型商品,哪家没有三包承诺,哪家就会被市场淘汰。
那意味着增加多少成本,众人心里都有数。
为了不让陆榆成功,到时候消费者能不能将他托举起来还未可知,但同行肯定会先出手,试图将他打压下去。
商战,从来打的都是赤裸裸的真金白银。
输的人倾家荡产,血本无归。
陆榆当然知道这点,但他也做好了足够的准备去面对。
他也不是愣头青,不可能一拍脑袋就做出顾头不顾腚的决定。
于是他朝对方举起茶杯:
“以我之见,消费市场正以汹涌的,不可见的速度扩大,消费者权益迟早会被立法保护。而我们,只是先法律一步而已。
这不是商人不想改变,就能不改变的现实。与其到时候被动挨打,不如主动选择拥抱这个全新的市场,提前抢占市场份额。”
做生意这种事,后来者居上的很多,但一步领先,步步领先的也不少。毕竟跟在旁人身后只能喝汤,引领行业却能吃肉,二者有本质区别。
李主任哪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可还是那句话,引领行业说起来轻松做起来难。
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拿身家性命做赌,跟在旁人身后吃的少但至少安全。
于是他苦口婆心劝道:
“那就等到那个时候再说,你想自下而上倒逼行业立法,简直是异想天开。
只有上面开始重视这个问题,自上而下开始整顿,我们趁着东风做出改变,才是顺应时代,才是百利无一害,才是聪明人做法。”
陆榆提醒他:
“那时候,上面势必会杀鸡儆猴,谁能保证大锤落下来,砸死的不是我们自己呢?”
李主任认为陆榆说的是对的,可人总有侥幸心理。
全国商人无数,三百六十行,杀鸡儆猴的时候,谁能保证自己不是幸运儿呢?
何况,要做到陆榆这一步,不是谁都有这个魄力。
稍有不慎,便会先于名利双收,被同行撕成碎片。
做成了收益确实很大,可先于收益的,是巨大的,能把人吞噬进去的风险。
于是,他由衷感慨:
“未来,终归是你们年轻人的。”
他上了年纪,已经没有这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冲劲儿,也没有想要改变世界的热血啦。
只想求一个稳妥。
说不上谁对谁错。
见陆榆心意已决,于是不再试图劝说,还有闲心和陆榆开玩笑:
“如果你能一直保持这份心气儿,即便将来……依然有无数东山再起的机会。”
陆榆与对方碰杯,笑的谦逊:
“此一时彼一时罢了。”
这几天来劝陆榆的人很多,李主任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可见陆榆的人缘相当不错。
但他铁了心要做,谁都没办法让他“浪子回头”。
就连远在京市的乌若行,也听闻此消息,特意给他来电话。
乌若行的态度和李主任不同,他很赞同陆榆的决定:
“此举风险虽大,可若能坚持住,将口碑做出去,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