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燃烧的蜂鸟:时空追凶1990(出书版) > 第10章(第2页)

第10章(第2页)

“你们都这么不看好男足吗?”殷俊不服气地说,“这次没进世界杯,下次肯定可以。”

还是沉默。

在《亚洲雄风》激昂的乐曲声中,亚运会的开幕式转播结束了。

顾红星关了电视,说:“开幕式看完了,现在开个会吧,把这两天的工作情况都汇报一下。”

9月21日,青山区及周边区县全面开展了炸药的清查工作。冯凯主动要求来青山区,和工作专班的29名同志一起开展炸药清查工作。顾红星将专班的30名民警分为15组,两人一组,对所有炸药库的台账进行清查,将炸药的使用情况、储存情况和每次用量的情况都造表对账,防止有丢失的炸药。

这个工作量不小,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顾红星要求每日一报,随时掌握炸药的情况。毕竟炸药的数据,是随着每天开矿而发生变化的。

等到大家都分别汇报了自己的清查数据之后,冯凯说:“顾局长,我有个意见。”

大家都看向冯凯。

冯凯说:“这两天我查来查去,发现炸药库的内部管理还是不错的,根本就查不出什么问题。”

“那是当然。”治安大队长说,“炸药管理一直是我们区治安工作的重头戏,实际上我们之前就会定期检查、抽查。这一次大规模清查,实际上就是给矿上施加更大的压力,逼着他们更加谨慎、严格地管理炸药。”

“这个看出来了,前面的工作做得好,我们做后续工作确实简单了很多。”冯凯说,“不过,如果有矿工偷偷地攒一些炸药,这样从台账上是看不出的。”

“不会啊,赵小三这个案子,如果清查台账,就是能看出的。”顾红星说。

“他毕竟一次偷了1公斤。”冯凯说,“我在清查的时候,好几个管理员都和我说,如果一次只偷一点,根本发现不了。”

“偷这个干啥?”治安大队长问。

“炸鱼啊,打猎啊,有些人家里私藏了一些自制土铳,都用得到。”冯凯说,“既然有人说到了,那么就说明这种现象曾发生过。”

冯凯记得他还是陶亮的时候,在刑警学院学过禁枪史。我国是禁枪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就明确了这一点。但是因为时代所需,即便在1981年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办法》后,依旧有很多合法的民用枪支,以及不计其数的私藏自制枪支。1996年,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取代了之前的管理办法,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收缴了数十万支枪支。这一次雷霆行动,让非法持有枪支的行为在我国几乎销声匿迹。也是这次行动,使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禁枪国家,枪案从此罕见。而回到1990年,很多人还私藏枪支,尤其是青山区这个山比较多的区域,很多人进山打猎都用自制的枪支,而这些自制的枪支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使用黑火药的。

“老百姓偷一点点拿去自己炸鱼,这个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吧?”治安大队长说,“而且,炸药库好查,老百姓家怎么查?挨家挨户搜啊?根本无法实施啊。”

“老凯,你是有什么办法,能把老百姓家里的炸药都‘骗’出来吗?”顾红星问。

“嗐,老顾,我在你心里都是啥形象啊?为啥要‘骗’啊?”冯凯说,“我们得相信老百姓的觉悟,挨家挨户去宣传、普法,绝大多数人都会把炸药交出来的,而且也会有人举报那些不愿意交炸药的。”

冯凯知道,1996年的那一次禁枪行动,就是因为普法宣传做得好,又鼓励群众检举揭发,最后枪支收缴的成果才会十分显著。所以,冯凯觉得,这次完全无须走什么捷径,宣传普法才是最好的办法。

“我们这个区,除了城镇人口,村落人也是不少的。”顾红星说,“地域面积广,人口众多,你挨家挨户去做宣传,要花不少时间和警力吧?”

“不需要,我们印一些传单,把私藏炸药的严重性说出来,顺便也把私藏枪支的严重性说出来,鼓励大家检举揭发。只需要让派出所的社区民警把传单递到每一个村民手里,任务就完成了。毕竟,李进步校长的这件事在群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现在大家对收缴炸药和枪支的呼声很高。”冯凯说,“你让殷俊配合我,我们每天在几个派出所轮转,半个月的工夫就能完成了。”

“为什么是我?”本来昏昏欲睡的殷俊抬起头来,疑惑地问。

“因为你像以前的我。”冯凯哈哈一笑,说,“需要磨炼磨炼。”

“好的,其他人继续清查炸药库台账。”顾红星发号施令,“冯凯和殷俊去清查群众家里的炸药和枪支。”

接下来的十多天里,冯凯带着殷俊每天辗转于青山区的各个派出所,接收那些群众自己缴上来的炸药和枪支,同时,也处理与核实一些举报的情况。

殷俊完全没有想到,这种最朴实无华的办法,却取得了十分惊人的效果。短短十多天,他们收缴了上百公斤黑火药和二十多支土铳,用冯凯的话说,打游击战的时候,这些就足够装备一个排了。

10月5日,眼看这些天收缴上来的炸药和枪支越来越少,冯凯估计绝大多数都已经缴干净了,于是他来到城南镇派出所,坐在派出所的会议室里,和殷俊聊起了天。

“凯哥,你说我像你,是指哪方面?我觉得我这脑子和你没法比啊。”殷俊笑嘻嘻地说。

“这和脑子没啥关系。”冯凯说,“我说你像我,就是你喜欢走捷径,凡事儿差不多就得了。我工作了这些年,你们顾局长教会我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是所有的事都能走捷径。比如我们眼前这活儿,无论你走什么捷径,最后的结果肯定没有这么好。”

“老凯,有一对姓赵的老夫妇来举报。”所长推开会议室的门,打断了冯凯和殷俊的谈话。

“嚯,都这么些天了,还没弄干净啊?”冯凯站起身说,“来活儿了,去看看。”

冯凯和殷俊下楼来到了派出所的接谈室,这里一般是处理报警或者调解矛盾的地方。这些天,他们就是在各个派出所的接谈室里,接收群众交上来的炸药和枪支。对主动上缴和检举揭发的群众,冯凯也有一套很成熟的说法,既可以鼓励群众,又可以普法释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