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种方法,就是把李氏医药直接卖给麒麟药业。
麒麟药业接盘。
反正李氏医药在你们李氏集团手里,现在是没活儿干,人都快要跑了。
不如卖给麒麟药业,物尽其用。
只不过——
无论是哪一种方法,李氏医药想要跟之前一样,年利润达到十八亿,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了。
作为一个代工厂,也就是赚一点儿辛苦钱。
毕竟,核心的药物配方,不在你的手中。
想要赚钱,也能赚一点。
但是估计每年都有个一亿,就算是不错了。
总比没有强!
最最重要的是,能开工。
工人就能留住。
郑中桐和王洪凯这两位管理层也能留住。
李氏集团就能保住面子。
而第二种方法,直接卖掉李氏医药的话,好处就是,能快速的回笼一大部分资金。
李氏医药的工厂、设备等有形资产,工人、管理层、制度等无形的资产,也能卖个好几亿。
卖掉李氏医药,直接能得到这好几亿。
对于李氏集团缓解资金压力,还是有巨大的好处的。
但问题是——
卖掉李氏医药的话,郑中桐、王洪凯八成也要跟着李氏医药走。
变成麒麟药业的员工了。
就是说李氏集团还是要失去这两位贡献前十的员工。
李氏集团过去十年时间里,贡献前十的员工,还是会失去三个。
对李氏集团的名声,也有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