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沁月回到前楼时刚过饭点,楼中并无客人,大堂也已经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其实邀月轩每天晚上最是生意火爆,白天都不算太忙,她只是借口帮忙从穆衍那开溜而已。
环顾四周,只见赵昭兰坐在大堂角落的一张八仙桌边,桌上堆着一摞书册,她拿着一卷看得十分认真。
江沁月蹑手蹑脚地绕到她身后,凑过去问道:“昭兰姐又淘到什么有意思的话本小说啦?看得这么入迷。”
“别提了,最近可没心思看闲书,”赵昭兰叹气道,“我在盘账呢,最近收入减了不少,真是愁人。”
“啊?可是每天生意不都是挺好的吗?”江沁月有些诧异,这就要遇上财政危机了吗?
“你是没见过邀月轩鼎盛的时候。我如今分身乏术,没太多工夫下厨,客人流失也是在所难免的事,”赵昭兰将书页翻得哗哗响,“你想看话本吗?那下面好像压着几本,你拿着看吧。”
江沁月从桌上的书山中薅出那几册话本小说,随意翻看几页,又是些痴男怨女的爱恨缠绵,俗套又浮夸,她对此兴致缺缺。
不过应该可以带去给穆衍看看吧?他整日里无所事事,正好可以借此打发时间。
不好打扰赵昭兰算账,江沁月无聊地四处张望,打量着这座富丽堂皇的酒楼,这会儿没有客人,反倒显得十分冷清。
邀月轩前楼总共有五层,装修十分华丽,一二楼都是大堂,三楼是雅间,四五楼是客房,供部分有需要的食客留宿。
江沁月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昭兰姐,要想增加收入,我们或许可以开辟一条新门路。”
“此话怎讲?”
“下午这段时间没人来吃饭,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利用起来,做点别的生意,”江沁月的双眼熠熠生辉。
“可是做什么生意呢?京城中最不缺的就是南来北往的商人了。”赵昭兰抬眼,对她的话有几分兴趣。
江沁月晃了晃手中的话本小说,神秘一笑:“咱们不卖那些东西,咱们卖故事。”
见赵昭兰疑惑不解,她接着问道:“昭兰姐可有去茶楼听过说书?”
“去过几次,咱们这条街就有一家,但那老头儿讲得甚是无趣,我还是更乐意自己抱着书看。”赵昭兰说。
“昭兰姐和我真是想到一处去了,我也觉得他的故事干巴巴的。所以,我们也来掺一脚这生意,如何?”
大梁如今算得上是太平盛世,特别是穆衍将唯一的外患西辽杀得元气大伤之后,百姓们安居乐业,一片欣欣向荣。
但兼职文字工作者的江沁月敏锐地发现,大梁的文娱产业似乎不甚发达,她嗅到了一丝商机。
“是个好主意,发达了稳赚,做不起来也没啥太大损失。”赵昭兰颇为认同,又接着问,“但要如何开展呢?讲什么故事?又请谁来讲故事。”
江沁月拍拍自己的胸脯:“昭兰姐信我的话,我愿意一试。”
赵昭兰爽快答应:“好!你放心大胆地去做,姐姐我全力支持。”
江沁月喜出望外,没想到她就这么轻易地同意了。
其实她心里也不是很有底,要讲出一个好故事不难,可是说书不同于写书,不能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更需要她声情并茂引人入胜,还得学会随机应变。
但是车到山前必有路,她江沁月从来不怕挑战新事物,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至少她有信心讲得比那老头吸引人。
她在纸上写写画画了一阵,罗列出了初步计划,赵昭兰看后露出了赞赏的目光。
“沁月你还真是有一套,我现在十分确信,我们这主意指定能成。”
“嘿嘿,要想超越别人,就要从各方面入手打造差异化竞争嘛。”江沁月说,“那就劳烦昭兰姐这几日多多宣传我们的新生意啦,三日后我们自见分晓。”
江沁月说罢起身,打算回屋去仔细斟酌一下要讲的故事了,顺手将那几册话本小说带去给穆衍消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