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战,令李家军之威名远扬漠北,漠北各族不敢为此战命名,提及便战战兢兢称为“大战”。
也是这一战,使魏李两家的争斗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先帝病重,魏后常侍左右,日日进献谗言。
圣旨到了北地,重将皆惊。北地官兵浴血奋战,李家忠烈满门,燕王世子均负重伤,封赏不丰已在其次,还欲召常乐公主与刚满四岁的世孙返京,令其太学就学。
李瑾早慧,三岁便已开蒙,但入太学就学显然过早。此事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远在京城的皇帝怀疑李家的忠诚。
燕王纵泪,卧床不起。燕世子身中箭毒,辗转病榻。
常乐公主心如刀割,她若一走,便无人主持北地大局,无人探访名医为世子解毒。她嫁入燕王府为世子妃,虽然与李翼云两情相悦伉俪情深,但终究是联姻安抚之意,她若携李瑾返京,便意味着李家与皇家的联盟崩溃,随时会走向兵戎相见的境地。
在这种情况下,刚刚失去未婚夫的昌宁郡主李翎霄挺身而出,愿带着刚满四岁的李瑾入京,承担起她作为李家女儿的使命与担当。
而失去了丈夫的慧君,也带着不足两岁的萧明珠再次跟随李翎霄来到了京城。
有一日傍晚,明珠正和阿娘在后园学女红,就见郡主娘娘来了,还带来了两个灰头土脸狼狈不已的小男孩,便是冷风冷月。
阿娘告诉她,他们两个是冷银台冷将军的儿子。冷将军是她们家的恩人,为爹爹报了仇,一定要好好地对他们。
后来,阿娘便像亲娘一样照料着冷风冷月的饮食起居,明珠也常和他们玩在一处,但是冷风不像冷月,总是心事重重,默不作声。
再后来一年,死了好多人。
皇帝驾崩,全国举哀。燕王死了,王妃死了,阿娘也死了。
阿娘的身体一直不好,她总是想爹爹,总是哭,她说对不住自己,但是她实在是坚持不住了。
萧明珠的童年,结束了。
爱笑的萧明珠变成了懂事的明珠,开始跟着芩娘子学习如何管家,如何照顾李瑾。她要努力地辅佐他,因为有一日,他会带着她重返北地。
那时,她会带着阿娘的骨灰回去,和爹爹安葬在一起。
京城不是她的家,北地才是她的家。
也就是那个时候起,冷风便开始默默地照顾她,偷偷地护着她。
给她藏着好吃的,给她摘果子摘桃花,给她讲一些胡编乱造的故事。
可是这一切都没有换来明珠的笑颜,她的世界沉浸在悲伤之中不能自拔。
直到冷风发现,明珠爱看雨后的彩虹。
他研究了很久终于成功,那日他把明珠领到没人的地方,掏出水袋,猛喝了一口,鼓着腮帮子背对着太阳使劲喷了出去,为明珠献上一道短短的,淡淡的彩虹。
冷风终于收获了她如花的笑靥,便如今日一般。
明珠抿了唇望向冷风,“阿风,王爷在打算什么?我们快要回去了么?”
冷风凝望着明珠红肿的眼睛,慢慢点点头,无比坚定道:“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