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丞相的孙儿,李砚修,他还在上书房念书,不瞒父皇,此法也是儿臣和李三公子偶然交流探讨出来的,他对此事也颇有见解。”
玄真帝抚了抚胡须,笑道:“准了。李丞相真是给朝廷养了个好孙儿啊,李爱卿,令孙如此有才,是你的功劳啊,等今年秋闱他下场参加科举,朕定当重用他。”
李丞相忙谢道:“能得陛下如此厚爱,臣和砚修都感激涕零,都是陛下唯才是用,让砚修能进入上书房学习,他也是听到臣在家中为商人猖狂之事担忧,没想到他竟放在了心上,如今他能帮圣上分忧,都是臣全家之幸。”
“爱卿过谦了,今日就这般定了,老二,你和李砚修一起把细则定出来,早点颁布施行,你们先下去吧。”
“是,儿臣遵旨。”
“儿臣臣告退。”
走出御书房,二皇子对着大皇子不甚恭敬地作揖道:“皇兄,我去办父皇交代的差事了,就先告辞了。”
大皇子见状,不服气地哼了一声。
二皇子也没管大皇子的反应,得意洋洋地离去,李丞相也向大皇子作揖行了一礼,随即一并离去,留下大皇子和跟在身后的户部尚书。
王尚书也想跟着行礼离开,被大皇子喊住,“王尚书,你好歹也是也是掌管户部多年,大靖的整个钱袋子都在你那管着,按理说这些税收之事你应该更清楚,怎么今日这个好法子让老三先想出来了?父皇这下又要重用他了。”
“大皇子殿下,满朝文武谁人不知陛下最是宠爱殿下您,二皇子手下也没有户部的人,李砚修固然才学出众,但是终究是个文人,如何懂得和这些商户周旋,他们想出了这个法子,但是不一定施行得了。”王尚书胸有成竹地说道。
大皇子听了此言,若有所思,随后,又一脸开心地说道:“你是说……”
王尚书看了看四周,抬手打断了大皇子的话,“殿下,此事我们只需等着看就好,那些商户也不是省油的灯。”
大皇子也知宫中不是谋划什么的地方,点了点头,也乘马车回府。
……
镇南王世子府里,宋清言正在书房看沐霁昭转交给她的账册,等清理出来,再交由沐霁昭,让他给知然表姐。
“什么事?”宋清言正快速珠算,听到外面有人敲门,手上未停,对着外面问道。
长安此刻手里拿着一封信,回话道:“世子,咱们当初在永嘉给王爷王妃寄去的信有了回信了,刚收到。”
宋清言一听,立刻停下手上的事情,将桌面整理了下,账册收了起来,“快拿进来。”
长安推门而入,将信交给已经迫不及待站起身的宋清言手上,“世子。”随后,长安没等宋清言发话,就自觉地退出了书房,还贴心地关上了门。
宋清言接过信,拆开来看,可以说是一目十行,宋清言看完,盯着信中的“破庙”、“游僧”、“永嘉知府”脸色有些古怪,“长安,备马车,去霓裳阁,长平,你悄悄去宁德侯府给宋二小姐递个口信,让她现在去霓裳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