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永乐帝后 > 凉亭里的少年(第3页)

凉亭里的少年(第3页)

“陈宁是个能吏,”少年的话让茶棚里的人都向他们投来目光。

徐仪正心想这人也太不会看眼色,就听他缓缓开口:“陈知府到任之后,清查田亩,于苏州的税赋征缴上,确实颇有建树,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

“只是,”他话锋一转,“其手段过于酷烈,赋税条目之繁细,催缴之严峻,远胜以往。更有甚者,听闻他曾以烧红的铁锥烙人肌肤,以惩抗税欠税之人。”

徐仪手不自觉地握紧,“竟有此事?”

“是以苏州官民,畏其能,惧其威,私下里都称他为‘陈烙铁’。”少年竟然轻笑一声,好像这个外号讽刺滑稽。

徐仪没有作声,百姓流离,酷吏横行,这有什么好笑的?

少年似乎察觉了她的不快,拎起桌上那把磕了口的粗陶茶壶,为她面前的空碗斟满浑浊的茶汤。

“姑娘别误会。”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棚外的雨声。

“我笑的,是这朗朗乾坤,昭昭日月下的朝堂。一个酷吏,惹得民怨滔天,却还能平步青云,直入天听。姑娘不觉得,这比他那几根烧红的铁锥,更让人胆寒,也更可笑吗?”

少年将茶壶轻轻放下,目光直视着她,那双黑沉沉的眼眸里,没有半分笑意,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冷。

徐仪端起茶碗,却没有喝,只是用指腹摩挲着碗壁粗糙的纹路。她无意跟一个底细不明的江湖人谈论朝政。

一旁的吴廷忠对着少年沉声:“小兄弟,妄言朝局,乃取祸之道。小哥年纪尚轻,切莫因一时口舌之快,招来无妄之灾。”

少年闻言,却只是懒懒地抬了抬眼皮,目光扫过棚外那些任凭雨水冲刷的府兵,嘴角那丝玩味的笑意敛去了,换上一种与他年纪不符的沉肃。

“务观曾言‘位卑未敢忘忧国’。怎的到了你嘴里,就成了‘取祸之道’?若人人噤声,那这天下百姓的苦,又有何人能知?”

他一番话,说得茶棚里那几个噤若寒蝉的汉子,都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杆。

吴廷忠一时语塞。

好在就在此时,雨停了。

天光从厚重的云层中撕开一道口子,金色的光柱投射下来,照得湿漉漉的泥土路照得一片明亮,空气里满是泥土和青草的腥甜味。

“走吧。”徐仪适时出声,率先走出了茶棚。

那少年看着她溅满泥水的裙角,也没再多说,抬步跟上。

马蹄踩在积水的洼里,溅起细小的水花。已经走出了好长一段路,徐仪却始终无法将刚才那番话从脑子里甩出去。

她催吴廷忠打马上前几步,与他并行。

“听公子口音,不像是苏州本地人。”

“不是。”他答得干脆。

“看公子年岁不大,为何孤身在外闯荡?你家里人,就不担心么?”

少年偏过头,看了她一眼。那双眼睛在雨后的阳光下,黑得像两口深井,望不见底。

“我向家中长辈,求了一件心头之物。”他快走上前,背对着众人,声音悠悠地传来,“于是他们说,要我出来走走,看看这天下,长长本事。待我学有所成,能独当一面之时,便将此物予我。”

徐仪还想再问。

可那少年却忽然停下了脚步,伸手指着前方。

“到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