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掉了八斤呢。”
“减的?还是累的?”
商百蕙刚问完,郑汐垚的表情就有了十分明显的变化,一脸愁苦样,叹了口气:“我还巴不得长胖呢……”
“高三不容易,但也不要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劳逸结合,适当放松,按时吃饭养好身体,健康第一,心态是关键。”
郑汐垚又叹了一口气,“可是我觉得真的压力好大,大家都很努力很内卷,竞争力强。”
“先别看别人,看看自己呢。”
“什么意思?”
“先突破自己,再突破别人。但我更希望的是你应该围绕着自己而去努力。”
郑汐垚皱眉,“围绕自己?”
“对。不要只看别人的成绩,不要着重于跟别人相比,不要太过于在意别人是否比自己努力比自己强。这意义不大,因为别人都是在为自己的目标努力。”
“而你,要找到自己,要以自己为出发点,看看自己今天学到什么掌握什么,今天比昨天进步多少退步多少,寻找自己的优在点和劣势点在哪,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
“还有看看自己喜欢什么科目呀,心仪的专业是什么,向往的大学是哪所,分析自己的分数能不能够得到,离这个目标有何距离,并为之奋斗努力。这样努力才是有意义的。”
话语进入脑子里,她很认真地消化和思考。
“我只觉得同学们特别刻苦,有的人甚至饭不吃觉不睡都要拼命,就让我感觉有压迫感有危机感,而且别人成绩也比我的好。”
商百蕙毫不避讳地问:“那你成绩如何?”
“额……就前二十,年级前二十,飘忽不定的,但也就是十几了,不上也不下的。所以我就有点忧虑,感觉努力了,但是一直都不怎么进步。”
年级前三十,按照惯例,基本上是985的队列。当然,每年都有每年的样,不能一概而论,但这成绩可以说是非常好的。
“很棒呀!”
她摇摇头,“不是很满意。”
“这还不满意呀?那你想达到的高度是什么呢?”
郑汐垚:“至少要前十吧,前五就是我想要的高度,前三更加好。”
“不要总用排名来衡量成绩。”
她反问:“不看排名看什么?排名就是反映成绩的呀。”
“我想问问你,你是要考前三,还是要考大学?十几年来奋斗的高考目标,是要拿那个万众瞩目的排名前三,还是进入到梦寐以求心向往之的大学?”
“当然是上大学,但是……也想拿前三。因为你看啊,拿了前三不就什么大学随你挑?”
商百蕙眉尖上挑一刻,嘴角的笑含深意。
有点偏执,但也很正常。
“你知道你为什么不进步吗?”
“不够努力?”
“不是。我觉得是你太在意排名了。你把自己困在数字的牢笼里,每一分力气都用在追赶别人的脚步上,却忘了看看自己真正走到了哪里。”
其实谁都明白这些道理,就像每个高三生都明白熬夜伤身,明白比较无益,明白该把目光放在自己身上。这些箴言被印在教室后墙的标语里,藏在班主任的晨会讲话中,甚至就写在自己给学弟学妹们的励志赠言中。
可当深夜刷题时瞥见别人亮着的台灯,当考试排名表在投影仪上投出的瞬间,那些道理便像被橡皮擦去的铅笔痕,只留下焦灼的摩擦声。
而她被困在一个透明的茧房里,看得见所有正确的方向,却始终被自己心底嘶吼着的“还不够”缚住手脚。
这或许就是优等生的悖论:能解出最难的压轴题,却解不开自己设下的心结。能在试卷上写下完美的答案,却填不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那道沟壑。
女孩垂下的脑袋像极了商百蕙当年备战高考前的样子,如同一株被雨水打湿的向日葵,明明知道太阳的方向,却暂时失去了抬头的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