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忍不住晃了晃神。
“看我,怎么提起这些了。”那年轻人尴尬地笑了笑,伸手示意道,“这边请。”
两人朝那棵巨大的桃树走去,扶苏走到桃树前,才发现这棵桃树有多么挺拔高大。他仰起头来,太阳穿过茂盛的桃花,形成一片片粉红色的光斑,令人炫目。
“真是壮观。”扶苏用手摸了摸粗壮的树干,不由得赞叹道。
那年轻人与有荣焉地笑了笑。
村民们不敢靠近,只是远远地看着扶苏,对着他的风衣和面具指指点点。
扶苏被带往休息的木屋。这间木屋和其他木屋看起来没有什么不同,并不大,所有家具陈设都是桃木所制,虽然简陋,但却透着一股田园的古朴味道。右侧靠墙有着一排书架,书架上所放置的书籍还都是一卷卷竹简。
两人分宾主之位坐下,就有村民奉上茶水糕点,那茶应是桃花茶,其上还飘着一朵晒干后又泡开的桃花,在水面上起起伏伏,摇曳生姿。鸣鸿站在扶苏的肩膀上百无聊赖,扑闪了两下翅膀,径自跳上桌子,在点心盘旁边走来走去,打量着是否可以下嘴。
“鄙人姓赵,名嘉,嘉乃善美的嘉。”那年轻人浅笑着自我介绍道,“不知兄台如何称呼?”
扶苏低头盯着手里那杯桃花茶,神情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淡淡道:“扶苏,山有扶苏的扶苏。”
赵嘉唇边的微笑僵硬了几分,但旋即觉得自己肯定是想多了。很多人都喜欢从《诗经)里选取名字,扶苏这名字也十分大众化。当然,这都是在那秦王给自己的大儿子命名为扶苏之前…扶苏面对赵嘉怀疑的目光,面带微笑,并没有解释。
也许只是重名吧……赵嘉这样自我安慰着,开始笑着问起桃花源外的世界变化。
扶苏也不藏私,把手中的桃花茶放下,随意捡了一些事情跟他聊了起来。
木屋外面的村民们被吸引而来,或站或蹲地静静听着,都不发一言,但脸上都一副浑然不信的表情。
世事变迁,扶苏不禁感概,当时他醒过来时,也觉得无法适应,什么隔着十万八千里的人通过电话或者网络就能通话视频聊天,人可以坐在铁鸟里面在空中飞来飞去,甚至还有人可以飞到月亮上去…这一直在桃花源生活的赵嘉,肯定也一样无法想象,只觉得他在胡说八道吧。
“其实你们也可以走出桃花源,去外面的世界瞧瞧。”扶苏不再浪费唇舌,微笑着建议道。
“不不不,还是在桃花源中安心。”赵嘉婉言绝对方的提议。
“暇?赵兄是不想离开桃花源呢,还是干脆就不能离开呢?”扶苏笑盈盈地问道。
赵嘉愣怔了一下,看着扶苏脸上诚挚的笑容,总感觉对方这是话里有话。
扶苏却并不给对方思考的时间,淡笑道:“在下并不是这么多年唯一一个来此处的客人吧?”
“兄台此言何意?”赵嘉此时已经感觉到这位名叫扶苏的客人并不是单纯误入此地,脸上的笑容也不由自主地收了些许。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扶苏慢慢诵道,他的声音徐缓,语调轻柔,听起来就让人十分享受。
赵嘉本来以为对方会问什么尖锐的问题,却不曾想对方开始讲故事,初时听还觉得有些新奇,但随着扶苏提起了桃花林,他的表情就变得有些凝重。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赵嘉听得脸色变幻莫测,但并未出言打断。
一篇(桃花源记》并不长,扶苏记忆力很好,徐徐背诵,很快就到了最后一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哈哈,这么多年来,陆陆续续也有不少客人误入此地,赵某竟不知还有此优美至极的文章流传于世。”赵嘉喝了一口桃花茶,话说得滴水不漏,神情也恢复了平静。
鸣鸿看中了一块闻起来香甜的桃花糕,正打算低头尝尝,就见一只戴着手套的手横在了它面前。
“你们不让那渔人对外说此处所在,不想宁静的生活被破坏,也是人之常情。”扶苏把鸣鸿托回自己的肩膀,慢条斯理地浅笑道,“不过那渔人说了也没用,这里并不是普通人进得来的。”
赵嘉并不言语,而是放下茶杯,做洗耳恭听状。
“初极狭,才通人。只有墓道才会有这种前窄后宽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方便条石封门,防止盗墓。所以为了避讳,真正活人所住的村庄是不会做前窄后宽的通道。”
“俗话说,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院中不栽刽子手。桑同丧,出门见丧:凶。柳不结籽,屋中无后,凶。剑子手指桃树,因为桃花、桃枝和桃核都是红色,传说魑魅魍魉都喜欢住在桃树上,所以不能种在院中,大凶。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一句,一直让后人不解。既然是个全然不与外界接触的世外桃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不知朝代更迭,又怎么可能衣着服饰都和桃花源外的人一样呢?”
扶苏在这里停顿了片刻,盯着赵嘉看了半响,见对方并无回答的意思,才缓缓续道:“这篇(桃花源记》作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许多地区的服饰衣着都被外族同化。这里的‘悉如外人’,可解释为与桃花源外的人衣着一样,也可解释为与外族人一样。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改穿胡服。桃花源之内的村民们正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遗族。我推测得没错吧?赵公子?或者说,公子嘉?这座桃花源,是只有亡者才能进入的地方。"赵嘉在之前一直淡定自若,但在扶苏说到最后一句时,终于忍不住眉头微皱:“哦?如果真如扶苏兄所说,这里是只有亡者才能进入,那扶苏兄你又是如何进来的呢?”他挑了下眉,右脸的刀疤仿佛跟着跳了一下,更显狰狞。
“说是只有亡者才能进入,好像也不是那么准确。”扶苏看了眼遮盖住自己双手的手套,并没有回答赵嘉的这个问题,而是自顾自地说道,“准确地说,应该是误入桃花源的游人在这里变成了亡者。”
“哦?如果真如你所说,那(桃花源记》里的那个渔人也不应该存在。”赵嘉对此嗤之以鼻。
“那名渔夫身上应是佩带了什么驱邪之物,又或者本身有什么奇遇,他吃了这里的食物,并没有变成亡者。"扶苏摸了摸肩头的鸣鸿,这小家伙刚才竟然想要吃桃花糕,不知道吃了就要永远留在这里了吗?
“当时那渔夫要走,你们也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嘱咐他不要往外说。可是这样的奇遇,他又怎么可能忍住不说?那渔夫后来带了许多人来寻找桃花源,因为阳气太足,自然是找不到。那个南阳刘子翼,一个人寻来不知又看到了什么,没多久就病死了。”扶苏冷哼了一声,朝木屋外的桃花林扬了扬下颌。他这时才发现,本来在屋外聚集的村民们,不知何时已经散去了。
扶苏定了定神,继续道:“这些桃树才不是你们一棵棵种出来的吧?那些误入此地的无率者!他们再也没有走出桃花源吧?这里每一棵桃树下面,应该都埋着一具尸体,所以这些桃花才会开得如此妖冶,在深冬时节,在这个本不应该有任何一朵桃花盛开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