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田里捡个病娇科学家 > 信号(第2页)

信号(第2页)

临近黄昏,最后一道山脊被甩在身后,一条狭窄的石板路出现在眼前,尽头是一片被薄雾笼着的低洼地。当地的接待员指着那方向说:“前面就是夏川。”

……

夏川村委大院的二楼,最东头的一间小房间,门口挂着一块“治安联防队办公室”的木牌,油漆已经剥落得露出下面的木纹。

办公室里的灯亮了一整晚。

戚止汀坐在办公桌前,面前摊着一份厚厚的接待方案,字里行间密密麻麻全是她亲手添的批注。

窗外风声呼啸着撞在木质窗框上,带来阵阵凉意。她抬起头揉了揉太阳穴,目光落在桌角那封红头文件上——县局传来的紧急通知,要求她在三天内完成外籍科研团队入驻的全部安保准备。

这种规格,她是第一次遇上。

白天镇上开协调会的时候,县里的人只是笼统说了“外交渠道批下来的项目”,不涉及地方审批,省厅也不会过问。说得云淡风轻,但戚止汀心里明白,这样的“不会过问”反而意味着必须滴水不漏。

她翻到方案的第二页,圈出几个重点:边界安保、核心设备运输路线、驻地周边安全巡查频率……一条条都写得精确到分钟。她的笔尖在纸上停顿了一瞬,才在空白处补上:“风垄山北坡——需增设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靠近。”

门口传来敲门声。

是派出所的协警小李,手里提着一摞刚送到的外籍人员名单和护照复印件。他把文件放下,忍不住低声嘀咕:“戚队长,你说这些外国人跑我们这小地方干什么?还带那么多奇奇怪怪的设备。”

戚止汀没抬头,只是用手指轻轻压住那摞文件:“问这些没用,做好自己的事。”

小李自知碰了软钉子,讪讪退了出去。

夜深了,派出所的走廊空无一人,墙上的老式挂钟滴答作响。戚止汀翻开外籍科研人员的资料,一张张照片从纸面跃入眼帘——金发蓝眼的研究员莫德、黑头发棕瞳孔的亚裔男子韩昭、混血的短发女工程师安简,还有几位技术员和随行翻译。

资料上备注的项目领域一栏大多写着“地球物理”或“气象工程”,但也有两个空白,只有冷冰冰的“——”符号。

她的目光停在名单的最后一页。那里,除了签证号和护照信息之外,还附了一份设备清单。几行英文被红色标注,注明这些设备运输和安装必须由团队自行操作,不允许地方人员介入。

“便携式地磁观测仪、宽频段信号接收阵列……”她默念着这些字眼,眉头缓缓皱起。

这种设备,她在省厅的技术通报里见过——并不是常规的科研器材,而是常用于捕捉短时异常信号的装置。

风垄山的风声忽然透过窗缝灌了进来,呼啸间带着某种绵长的低吟,让她莫名想起前几天夏成美在湘菜馆时说的那番话。她抬起头,望向窗外黑黝黝的山影,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影。

翌日清晨,夏川的街道比往常热闹许多。镇上派来的施工队在村口临时搭起检查点,几个穿着制服的安保人员正调试监控探头。戚止汀穿着浅灰色警服,站在村口指挥交通,时不时翻看手里的通讯器,确认设备运输车的进度。

不久,一辆县里的商务车驶来,车门一开,走下的是镇政府负责外事接待的程科长。他满脸堆笑地凑上来:“戚队,设备和人都快到了,你这边准备怎么样?”

“巡逻路线已经排好,驻地附近每两小时一班巡查,风垄山北坡设了警戒线。”戚止汀言简意赅。

程科长点点头,忽然压低声音:“我听说,这帮外国人不是来做普通研究的。他们找的地方,不是你们村后面那个……碑林吗?”

戚止汀微微侧过脸,冷淡地看了他一眼:“程科,你这话最好只在这儿说。”

程科长干笑两声,识趣地闭了嘴。

上午十点,第一辆越野车终于沿着盘山路驶入村口。车身溅着昨夜的泥点,轮胎滚过石板路时发出闷响。戚止汀看到车门打开,一个削瘦的金发男人第一个走下来,眼神冷静而专注,像是在快速扫视周围的地形。她认出资料上的照片——莫德。

紧随其后的是韩昭,个子不高,背脊却挺得笔直,眼神锐利。安简抱着一个黑色防震箱,下车的第一时间就紧了紧怀里的设备。

双方寒暄过后,戚止汀带着他们走向预先安排的驻地——一处村委会后方临时改造的院落。安保人员正检查院门,屋内的桌椅被整齐摆放,角落里安放着几台贴着英文标签的黑色金属箱。

“这些是核心设备,放哪儿你们自己定,我们不碰。”戚止汀站在门口,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寸感。

莫德只是朝她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转身与韩昭低声交换了几句英文,像是在确认某个部署。

安简推开窗户,眯起眼看向远处的风垄山。薄雾正从山腰慢慢散开,露出隐约的石影与成片的古柏。她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关上窗,开始拆开防震箱的锁扣。

戚止汀退到院外,目光越过屋顶落在山脊那道熟悉的轮廓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