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寒门锦绣 > 第2章(第2页)

第2章(第2页)

桌椅东倒西歪,缺腿断臂。唯一的矮柜抽屉被拉出来倒扣在地上,里面那点可怜的针头线脑、碎布片撒得到处都是。碗碟的碎片和泼洒的粮食混杂在一起,踩得满地狼藉。墙壁上甚至留下了几道清晰的刀劈痕迹。

孟氏看着自己苦心经营的小家变成这般模样,忍不住低声啜泣起来,徒劳地想去收拾那些碎片。

王璟昱站在屋子中央,脸色铁青,嘴唇紧抿。他的目光扫过被翻得底朝天的书匣,几本珍爱的书籍被扯烂,散落在地,沾满了泥脚印。他弯腰,极其小心地、一本一本地捡起来,用袖子擦拭着上面的污渍,手指因用力而微微颤抖。那是他视若珍宝的圣贤书,是他的前程和信念所在。

赵楠默默地看着这一切,看着这个清贫却整洁的家一夜之间遭受的无妄之灾,看着孟氏的悲痛无助,看着王璟昱隐忍的愤怒和心痛。

她靠在门框上,身体依旧虚弱,但眼神却慢慢变得坚定。活下去,并且要更好地活下去——这个念头从未如此强烈。她看着蹲在地上小心翼翼整理残破书页的王璟昱,轻声开口,打破了沉寂:

“表哥,书……我能试着帮你修补一下。”

王璟昱看着被泥污和脚印玷污甚至撕破的书籍,眼神里的痛惜几乎要溢出来。他蹲在地上,动作近乎虔诚地拾掇着,试图将破损的书页拼凑回去,但有些撕裂处极其不规则,徒手难以处理妥帖。

赵楠默默看了一会儿,然后轻声对孟氏说:“孟姨,家里可有浆糊?再寻些干净的薄布条,或许……我能试试。”

孟氏正愁苦于满屋狼藉,闻言愣了一下,但还是依言去灶间熬了点稀薄的米浆,又找来一些洗净的旧麻布边角料。

赵楠洗净手,找孟姨要了针线,坐在窗边光亮处。她先小心地用干净软布蘸水,轻轻擦拭书页上的污渍,待其半干,再用细针仔细地将米浆一点点涂抹在撕裂处的背面,动作轻缓而精准。对于较大的破口,她将麻布条剪成极细的条状,用米浆粘在背面作为加固,按压平整,几乎不留痕迹。她的手指依旧苍白虚弱,却异常稳定,眼神专注,仿佛在进行一场精密的手术。

王璟昱起初只是沉默地看着,目光中带着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但当他看到赵楠处理书页时的熟练和细心,尤其是她修补时尽量不遮盖字迹、最大限度保持原貌的谨慎态度时,他眼中的冰霜渐渐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惊讶和探究。

“你……跟谁学的这般手艺?”他忍不住开口,声音依旧有些干涩,但已没了之前的凌厉质疑。

赵楠头也没抬,专注着手上的活计,语气平淡:“父亲留下的书也曾被我不小心撕破过,自己摸索着补,补得多了,就会了。”她再次将理由推给那位“塾师父亲”,半真半假,最难分辨。

王璟昱不再说话,只是在一旁静静看着,偶尔在她需要时,递上剪刀或抹布。午后的阳光透过破旧的窗棂,洒在两人身上,一个专注修补,一个默然守护,空气中弥漫着米浆和旧书纸的味道,竟有一种奇异的安宁。

修补好的书页被小心地压平晾干。王璟昱拿起一页对着光仔细查看,补处平整牢固,几乎看不出破损的痕迹。他看向赵楠的眼神,多了几分真正的认可和……好奇。

与此同时,赵楠也开始力所能及地帮孟氏分担家务。她身体尚未痊愈,重活干不了,便抢着做些轻省的事:扫地、擦拭家具、整理被翻乱的线团和绣绷、甚至坐在院里慢慢择菜。

她做活时并不抱怨,反而时常能提出些小改进。比如看到孟氏用传统的法子理线容易打结,她便下意识地用了个前世在手工论坛上看过的简易理线器的方法,用几个木棍和旧瓦片稍作改造,竟让孟氏理线的效率高了不少。又比如,她见孟氏记账或是记绣花样还是用最原始的结绳或在沙盘上画,便试探着问:“孟姨,我见灶下有烧剩的木炭,磨尖了或许能在废布片上写字,比结绳清楚些?

孟氏试了试,果然方便,惊喜道:“楠丫头,你这脑袋瓜怎么长的?真是灵巧!”

这些点点滴滴,孟氏看在眼里,暖在心里。她本就心善,最初收留赵楠是出于不忍,后来多了层亲戚情分,如今则是真心实意地喜欢上这个勤快、灵慧、虽遭大难却沉静不哀怨的姑娘。

一日,赵楠陪孟氏前去卖绣样。回程路过书肆,赵楠再次驻足。这次她看得更仔细,纸张种类、书籍价格、抄书报酬……心中快速盘算着成本和利润。

“孟姨,纸墨虽贵,但若抄一本《三字经》能卖五十文,刨去成本,净赚至少二十文。这比绣一方帕子挣三四文快得多,也轻松些。我字尚可,抄书效率应当不低。”晚饭时,赵楠平静地提出自己的计划,条理清晰,利弊分明。

孟氏听得一愣一愣。

王璟昱放下筷子,看向赵楠,“字呢?”他问,声音听不出情绪。

赵楠早有准备,拿出白日里用烧过的树枝在废纸上练习的字样。字迹端正清秀,结构严谨,虽缺风骨,但胜在清晰工整,远超普通闺阁女子,甚至比许多童生写得都好。

王璟昱仔细看了片刻,眼中终于露出一丝认可:“尚可。书肆掌柜与我相熟,明日我去问问行情,需要哪些书,工钱几何。”他没有废话,直接给出了解决方案。

夜里,油灯如豆。赵楠坐在小凳上,小心地在一方粗糙的麻布上,用炭笔勾勒出白天在绣坊看到的、掌柜想要的牡丹蝴蝶图样的雏形,又在细节处融入了一点现代简笔画的灵动。而王璟昱则在桌子的另一角,借着同一盏灯的微光,翻看着一本厚厚的《资治通鉴》,速度极快,神情专注。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炭笔划过的细微声响交织在一起,竟有一种奇异的和谐。

赵楠偶尔抬头,看着灯下少年沉静的侧脸。他理性、有担当,甚至有些城府,但在孟氏面前是孝顺的儿子,在决定收留她时展现了原则和恻隐。赵楠目光扫过他心无旁骛读书的样子,心想,大概还是个没开窍的?

王璟昱似有所感,抬眼看过来。四目相对,赵楠坦然回视,眼神清澈,带着探究。王璟昱微微一怔,随即有些不自然地移开目光,重新落回书页上,只是那书页,好一会儿都没再翻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