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婆是个极为热情的人。见到奚愔和平彤将林峰送来,极为热情地邀请她们两个人进去坐一会,奚愔拗不过只好先让平彤进去,自己将手里的东西提上回家先放下。
到了王阿婆家,平彤已经被安置在位置上,右手端着碗桂花酒酿勺子也没要,直接一口喝下一个。
奚愔进来也被塞了一小碗。
甜甜的,带着桂花的香味。一碗下肚也不占肚子。
林峰玩了一上午,吃了饭又从杨大夫家走回来,这会脑袋已经坚持不住,开始往下一点一点。
奚愔见状连忙告辞,让王阿婆安顿林峰睡午觉。
林峰揉着眼睛,被王阿婆牵着手进了堂屋睡觉,进屋前还大声地跟王阿婆说睡醒了也要找杨献他们玩。
奚愔觉得好笑。
回到家后先帮平彤上了药,然后舒舒服服睡了个午觉。
一觉醒来已经是酉时。
夜色渐起,平彤已经吃完了饭,看见奚愔起来后又单着手去灶房热饭。
吃完饭后奚愔发现房间里面多了一摞书,平彤说是林正送来的。
“林正说姑娘如果想找更多的书,可以去村里中间那颗槐树旁边的书馆。里面的书可以随便看。”
书馆?
这小小村落居然有书馆吗?
之前奚愔见过这雀山的情况,这觉得不可思议。这下听了这里甚至还有书馆,这才觉得,这里真的跟她以前见过的所有的地方都不一样。
大虞也曾有过好时间。那大概是百年前的虞文帝执政的时候。
那时的天下,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粮食年年增产,天下太平,甚至连外族也多年间从未骚扰过边疆地区。
百姓只有吃饱,才能去想更多的事情。
文帝年间,读书风气甚重。平常百姓家即使没有能力托举孩子去上学堂读书,也会让家里的孩子识字明理。
但一直到虞成帝年间,常年的灾害加上越来越沉重的赋税徭役,百姓有时候甚至连想活下来的目标都难以实现,更别说识字读书了。
自古教育的资源一直是被上层垄断的,普通人哪有机会去接触这些呢?
即使是在虞文帝那会,寻常的村落都不可能有书馆,更何况这会呢?
奚愔觉得这两个月她像是一只小鸟,跌跌撞撞从长安离开,翅膀尚未展开时,就已经见惯了这世事的不易和艰苦。
但雀山,雀山颠覆了她以往的所有认知。
如若这会是白天,她会立马冲到书馆去,瞧一瞧这村落积攒的书籍有多少。
她怀揣着一种又无措又兴奋的心情进入梦里。
这一晚她梦见自己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