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以后每天都得往元宝楼送红烧肉。之前是只带一份,捧手里就行,现在每天至少十五份起送,肯定得用到车。
这村里人肯定没有马,驴子也未必有,但耕田的牛肯定是有的。
而且,现在正是酷暑时节,是农闲时,那耕田的牛自然就闲了下来。
“娘,村里哪家有耕牛?我想雇佣一下牛车。”李妍说出自己心里想法,“以后每天至少得往镇上跑两趟,早晚各一趟,没个车可不行。”
早上得赶早集买肉,晚上则是需要送肉。
薛大娘:“村里有耕牛的有那么几家,娘这就去问问去。”
李妍:“不白借人家的牛车,按日付钱。”
薛大娘也是这个意思。虽然邻里邻居的,大家互相帮个忙没啥。但谁家都不容易,牛车虽然是闲家里的,但既然借出来了,总得有个赚头才是。
薛大娘很快就回来了,并且办事效率也很高,直接将牛车给拉到了家门口。
“这是村口程家的牛车,我跟程家说好了,以后早晚各用一次,一天给二文钱。”
这个价格谈的很是美妙,李妍心里满意。
但李妍从没赶过牛车,所以,等吃了早饭后,薛大娘交代旭哥儿带着妹妹在家玩儿,哪儿都不许去,她则赶车载着儿媳妇出了门。
徒步二十多分钟到镇上,赶车去的话,能节省下一半的时间。
今天不买肉,昨儿买好的五斤还吊张家井里呢。明儿的份,明儿一早再买不迟。
为保肉质新鲜,做出来的红烧肉口感更好,李妍打算以后尽量买当天现宰的猪肉。
今天早上赶集,李妍主要是为了买点私人用品。买了个浴桶,买了一方铜镜,最后,还不忘给旭哥儿月姐儿买点零嘴回去。
等到采购完,李妍最后找去了昨儿卖鸭子那摊贩那儿,又付以二文钱,拿走了全部的鸭毛。
回去后,带回家的鸭毛还是同昨儿一样,把细软的挑拣出来拿墙根下晒。
因有车,所以今日回来得早了不少。
见水缸里的水没了多少,李妍打算趁着太阳还不辣时,去溪边再挑些水回家来。
她挑着木桶往溪边去,路上恰好遇到了何氏。
如今交情不一样了,何氏见她是去挑水的,立刻就毫不犹豫说:“溪边挑水多远,一来一回的,不知耽误多少功夫。何况,一会儿太阳就升起来了,多热啊。我家有井,你们家以后用水,直接来我家打就成。”
这样的确省时省事,能减去不少麻烦,李妍迟疑了下,便开口道:“那我付嫂子钱。”
“这个就别提钱了。”何氏也不是那等见钱眼开走不动道儿的,“妹子,你是个实诚人,我心里有数。但这水你又能用多少?若这个也要你钱,那以后邻里邻居住着,真没脸儿说话了。再说,昨儿妹子还让旭哥儿送了鸭汤来呢,我家毛孩儿喝得可开心了。”
李妍想了想,也觉得事事提钱难免生分。
便笑着道:“那太谢谢嫂子了。”
“这有什么可谢的。”何氏热情的来挽李妍手,“走,我领你到我家去。”
张家老两口也是好说话的老实人,听了何氏的话后,连连点头,说要水只管来挑,没事儿。
挑水回去的路上,李妍又瞧见了那些桑葚果子。
但想着,这两天怕是没空,得先把给元宝楼送红烧肉的活计稳定下来。
等过两天,红烧肉的差事稳妥了、可以按部就班发展时,她可以把早上去集市买肉的活计交给薛大娘,她再腾出时间来好好研究点别的生财之道。
中午照例睡了个觉,睡醒后开始忙活做红烧肉。
今天是第一天往元宝楼送红烧肉,顾客的反响很重要。若一连多日都反响不错,并且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那她就可以大胆的多做几份了。
多做几份,也能做挣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