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说:“他晚上醒了要是看不见我,会哭闹的。”
王秋实没有追问,只点了点头,转过脸后,麦色的腮都红透了。
屋里吹了蜡烛,一家子人上床睡觉。
烧热的炕暖烘烘的,寒风在窗户外呼啸,一丝吹不到脸上来,屋里安静惬意。
月栀左手被裴珩枕着,右手被王苗苗搂着,一日的疲累让她的身体越来越重,很快就沉入了梦乡。
*
房子要修缮、添置家具、还要买锅碗瓢盆、粮食肉菜、柴火蜡烛等等物件。
月栀醒来时,炕上只剩她和两个孩子。
下炕穿袄,梳好头发,正盘算着找辆车进城去买东西,早起的王大娘已经出去转一圈回来了。
“月栀啊,我替你问了,你家修房子的事儿村里的老刘头就能拉人来干,他叫上六七个人,用不了三天就能给你家修的板板正正的。”
“真的?”月栀顿时松了口气,这真是帮了她大忙。
“冬天冷的厉害,大家伙没法下地,山也进不了,都在家里闲着呢,有活干还不都上赶着来。”
王大娘笑呵呵的递给她一张热毛巾,让她擦脸,继续说。
“咱们村里的价钱,一般是一天一个人给十文,管两顿饭,砖瓦材料另算,不过我看你家里不好做饭,就跟他们商量了,一天给十四文,你看这个价钱行不行?”
月栀不了解行情,但王大娘一家对她和裴珩的热心,她都能感受到,自然相信王大娘谈出的价钱。
“行,您比我懂得多,又愿意帮我,有您这样的邻居,是我的福气。”
王大娘被她夸的笑成花,“多大点事,反正闲在家里也没事做,看你跟你弟弟孤苦无依的,帮帮你们,也是给我家孩子积德。”
“有您这样的好娘亲,苗苗和王大哥都差不到哪里去,日后前景好着呢。”
月栀在宫里呆了五年多,除了绣工和钱财,精进最多的便是一张甜嘴。
王大娘快四十的年纪,只跟她待了这么一会儿,笑容都快甜成个小姑娘了。
“我热了点窝头,你快趁热吃几个,等秋实砍完了柴,就让他赶牛车带你进燕京城去置办物件,早些把家安置好,才好安心过日子。”
“嗯!”月栀快速收拾好自己,吃完早饭,顺手给刚起床的王苗苗和裴珩都梳了头发。
瞧裴珩早起没什么精神,外头又正是冷的时候,便没叫他一起,让两个孩子一起待在王家,她坐上牛车,跟王秋实进城去了。
*
四天后,月栀带着裴珩从王家回到他们修缮好的家里。
推开崭新的大门,塌掉一半的东厢房重新盖了起来,灶房添了厨具碗筷,米面满缸,墙上挂着腊肉腊肠,浴房添了盆子和木桶,堂屋也有了桌椅板凳,里间还搁了一套柜子,用来放衣裳被褥。
家里所有的窗子都重新加固过,重新铺了一层窗户纸,又在窗户纸外加了一层厚油纸防风。
外头刮着冷风,站在屋里,一丝风都感受不到。
看着崭新的家,月栀满心欢喜。
王秋实干活勤快,自己只让他帮忙搬家具,没想到他连炕都给铺好了,底下一层皮子,两层褥子,一层被单,上层铺了两床被子,厚实柔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