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冬一天冷过一天,冬至后的这天清早,薛家迎来了一位贵客。
送走那面白无须的小宦官后,秦淑月摸着宫制的烫金请柬,脸上的笑容里浮现起一丝疑惑。
“莫不是老爷那边和宫里走动了?这宗太妃的花宴,居然给我们家里的姑娘递了帖子。”
紫珠在旁提醒:“咱家里的姑娘,不就那一位吗?夫人您忘啦,她那女师,从前不就是太妃娘娘宫里的?”
秦淑月这才恍然大悟般,拉长音调感叹了一声,“这段时日,那位陈女官不怎么来,我都快忘了。”
说着,秦淑月越发觉得这个说法有道理:“嘶……她倒是走运,遇到了好老师。算了,去,把大姑娘叫过来。”
薛嘉宜被传过去的时候,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过见秦淑月拿出了那封请柬后,她便明白了。
“这两日,你好生准备,莫丢了薛家的颜面。”秦淑月把请柬交到了她手里,继续道:“选得上最好,选不上倒也无妨,就当开开眼界,见见各家的闺秀。到时我叫紫珠随你一起去,她中用些。”
好赖话薛嘉宜是听得出来的,想及继母上回还为兄长开口求情了,她不无感激地道:“多谢夫人,我会好好准备的。”
更圆滑的话,她也说不出来。
秦淑月笑笑,一面摆手让薛嘉宜下去,一面与紫珠道:“既是女官大人提携,薛家也该备份礼回去……”
薛嘉宜安静地退下,把这话听到了耳朵里。
她回到自己那间小小的次间,把挂在楔子上的彩绳取下了。
这根长命缕,她已经编好几天了,却一直别扭着,没有送出去。
再不送,他是不是就要走了?
薛嘉宜垂着眼,把收尾的结扣盘好,拿上它,去了西厢。
这几日,薛云朔时常不在屋子里,她不知道他是去做什么了,但隐隐约约能猜到一些。
其实上回也不算是吵架了。
可不知为何,想到悬而未决的离别,她明明是不舍得的,却反而有些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
薛嘉宜原想着,把长命缕悄悄放下就走,结果到了西厢,却见那一道熟悉的身影,正在院中。
来都来了,不好心虚地转头就走。她抿着唇上前,很轻很轻地叫了他一声:“哥。”
薛嘉宜在外面盘桓的时候,薛云朔就听见了她的动静。
他对她的脚步声,简直比对自己的还熟悉。
不过直到她扭扭捏捏地进来了,他也才站起来,假装才听到她的声音一般,淡淡应了一声:“怎么过来了?”
薛嘉宜捏了捏掌心里的彩绳,答道:“赏花宴的请柬,秦夫人已经给我了。”
算算时间,确实差不多了。薛云朔并不意外,只道:“好事落在薛家,他们倒也不会阻挠。”
薛嘉宜不去看他身后打开的箱笼,也不去想,他刚刚是在因为什么收拾东西。
她把唇线几乎抿得发白,随即,用轻松的语气回道:“嗯,我晓得的。哥,你都……打算好了吗?”
“差不多。”薛云朔微微颔首,扬眉道:“募兵不像科考,祖宗十八代都要盘查清楚,我可以搞定。”
“父亲那边,不会阻拦吗?”
“先斩后奏吧,等他知道我走了之后,已经来不及了。我会留信给他,多一个去挣军功的儿子,对他来说不是坏事。”
薛云朔说完才发现,薛嘉宜已经走得离他很近了。
她垂着眼睫,朝他摊开手心:“喏,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