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高不教女红,不教妇德,而是正常地教文化,教开明,是女孩子们能平等学到知识的好学校。高中毕业后,十八岁的朗文薰独自前往英吉利留学,研读语言文学专业。四年修行圆满,她于今年春末毕业。两个月前,在她参加完毕业典礼那天,收到了父母的一通跨洋急电。
顶着不太稳定的信号,母亲在电话那头说:
“女儿,莫老爷缠绵病榻半年之久,眼瞧着怕是不得好了。莫家最近向我和你父亲提出了[冲喜]的请求。说是冲喜,其实是怕莫老爷有了意外,莫家公子守孝三年,耽误了年华。”
33年前,朗家刚来南方时,慌忙中曾于金陵落脚。那时因缘际会,朗家与莫家比邻而居,受了人家不少照顾。15年前朗家搬去广陵时,已经处成闺中密友的两位夫人顺势结下两姓之好,给儿女们定了一桩“娃娃亲”。
这桩旧事朗文薰自小知晓。
虽说如今是新时代了,讲究自由恋爱,可她对婚嫁之事一窍不通,也未曾动过情思,对此倒没有别的想法。
时下青年间流行毕业之后就结婚。反正总是要结婚的,父母都觉得莫家是好人家,刚巧有了缘由,那就嫁呗。有人替自己操心,朗文薰乐得不去费心思。
“妈,莫家有三位公子,我具体要嫁的是谁?自小你们不愿意多聊,现在可能说了?”
“那时候你还没到年纪,也不知道人家说的做不做数。”朗太太笑道:“其他两位公子年纪比你大些,且已结婚,只有三公子霞章与你正配。他比你要小一岁,如今在临安大学当先生。”
朗文薰一愣,记忆竟生出些许偏差。
“霞章不是个女孩吗?”
当时母亲的笑声隔着电话线跨过江洋传来,有些失真,“文薰,你怎么犯了梁山伯同样的毛病?”
祝英台说自己有八个哥哥,又说家里有九妹待嫁,那么谁是九妹?
朗文薰从小知道莫家有三位公子,又见过排行第三的霞章,那么谁是三少?
朗文薰一拍额头,大意了,竟成呆头鹅了。
只庆幸父母没有当面见到她的窘状。
朗老爷当时还觉得这个典故用得不好,“哪能这样比喻?”
朗太太心宽,道:“坏的不灵,好的灵。咱们文薰与霞章乃天作之合,婚后定能比翼齐飞。”
电话又被朗老爷接过,他仔仔细细地同文薰说明:“莫家的三少爷生来体弱,请了算命先生看过后,说莫家命中注定只有二子,多的这一个怕是迟早会被老天收回去。莫家惊惧之下,请了法师,想了法子,说是把孩子当作女孩养到十四岁,若是健康,便可平安无事,得一生顺遂。你十岁那年,你母亲带你去金陵莫府拜访时,你还同他玩耍过,可有印象?”
文薰回忆起幼时第一次去莫家,那个跟在自己屁股后面拉着衣服喊“姐姐”的“小丫头”,一时两眼发痴。
具体模样不记得了,只笼统的有个印象。
朗文薰呢喃一声,“……那我到底是跟男孩结婚,还是跟女孩结婚?”
朗老爷语气微叹,“傻姑娘,他如今自然是男孩模样。”
朗太太应该是私下又见过换回男装的莫霞章,文薰只听得她在旁边安抚道:“霞章那孩子,如今出落得鹄峙鸾停,金相玉质,长得既斯文又漂亮。而且他这些年已经把身体养得好了,薰儿啊,别担心。”
朗文薰冒出一个主意,“我能提前见见他吗?”
朗太太道:“金陵离咱家有些距离,霞章又在临安,不便你即时探望。”
文薰继续试探,“那我回国后先去临安找他?”
此话一出,朗老爷立马沉下声,“胡闹。”
后来母亲拿过电话,给了女儿一个折中的选择:“不论你走哪条线回来,都得在沪市下船。一路奔波劳累,你定然要去你舅舅家歇息。这样,我提前和你舅母打好招呼,挑一张霞章的相片予你,其他的再做商议。”
这通跨洋电话打了不到5分钟,在电话稀缺的年代,其花费的具体大额银元不论,总之,夫人老爷与小姐,双方都很满意商谈的结果。
如今朗文薰回了国,自然要如母亲计划的那样去舅舅家拜访,顺便一探未婚夫的真容。
文薰舅舅家在沪市经营了一家药房,方才思齐找来的青壮,正是药房中的伙计。黄家除了公子思齐之外,还有一位小姐,名叫“敬贤”。这对兄妹乃是一母同胎的双胞,二人自幼跟文薰玩闹,关系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