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翻过一看,背面果然也刻着一个字——“庐”。
他将两块残玉轻轻一对,“嗒”的一声,严丝合缝!
邓结的眼睛瞬间瞪大,不可思议地看着郭嘉:“你……你怎有这半块?”
郭嘉神色暧昧,带着一丝玩味反问:“你这半块又是从何而来?”
邓结的脸“唰”地一下红了,眼神开始飘忽,带着一种被揭穿秘密的窘迫,声音也变得支支吾吾:“就、就是……初平三年在舒城医馆学医的时候……捡到的……”
郭嘉看她那副心虚模样,怕不只是“捡”到这么简单。“哦?怎么捡的?又是谁掉的?”
邓结看他表情就知道自己瞒不过他,如实招供:“那会在舒城学医时,有位俊美小公子总来抓伤药……”
她顿了顿,轻轻“嗯”了声,“我寻思着,他自己又无伤,却见天来,会不会、就……嗯……对我有意思。”说着还害羞起来。
“不过最后次来时,他刚抓了药就被一位英武小郎君匆匆拉走了,嚷嚷着‘这点小伤不在话下’。”
她回忆着,“也就是那会,小郎君扯得急了,把他腰间玉环在案头磕下半块,我瞧着好看……就、就捡走了……”
郭嘉见她神色漂移,轻哼,“你该不会私心当甚么‘定情信物’了罢!”
邓结仿佛被戳穿心事,大声嚷嚷:“哪、怎么会!我连人家姓甚名谁都不知道!”
她点着郭嘉的心口,“那你却说说,你这又是从何而来?”
郭嘉唇角微微一勾,冷笑道:“你可还记得兴平元年,我们一起埋伏寿春?”
“那是自然,你说要想办法离间袁术和孙策,拖住孙策攻庐江的进程。
我们在那呆了大半年。”
“不错,就是那会。
一次我也遇见个公子,与他周旋半日,最后他拿这半块玉环引我注意,拖住时辰跑走了。
你猜他叫什么?”
邓结有种不祥的预感,“……不、不能就是孙策本人罢?!”
“倒也没差多少,是他结义兄弟——周瑜、周公瑾。
你先前说的那个英武小郎君,倒很可能就是孙策本人!”
“什么?!”
邓结失声惊呼,眼睛瞪得溜圆。
“当年真该往伤药里掺毒药!”
自己珍藏多年、带着少女隐秘遐思的玉环,竟是来自毁她家园、屠戮亲人的仇人之手。
胸中翻涌起一股羞恼怒气,夺过玉环就往窗外掷,被郭嘉一个疾步截住。
“急什么,扔了多可惜。”
他看着邓结气鼓鼓的脸,早有预料般嬉笑着,亲吻着她的脸颊安慰:“你看这‘庐江’二字,却正合我二人在庐江相识定亲,又兜兜转转分别落入我们手中,怎不是一种天意?”
他重新合过玉环,举着给邓结瞧,“这玉环,权当他美周郎赠我们‘天作之合’的贺礼了!”
邓结被他这番歪理邪说弄得一愣,看看那象征着他们初遇之地、历经劫难终又“团圆”的玉环,心头那股强烈的厌恶也地被冲淡了大半。
“歪理邪说……净你说了算。”
她笑着嘟囔着,撇过头凝视着丈夫被窗外的光微微渡亮的侧脸,不觉近了近,心中淌过暖流。
他总有用方法安慰到自己,为她撑起一个真正的家。
郭嘉转头,含情脉脉地回应着邓结炽热的眼神,难得不主动地耐心等她自己贴上来。
次日,郭嘉寻了个玉匠,为这两半环各钻了孔,拿红绳串合成一块,挂在丑猫药囊旁边,也成了一件情谊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