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话又说回来,贵族们不就是喜欢做一些没头没脑的事吗?
车夫跟着车队走南闯北见闻颇多,先入为主地认定两名青年的身份,没多怀疑,就接受了这个说法。
毕竟这两个年轻的小伙子看起来连把重剑都提不起来,没什么威胁,车夫愈发放心,还暗道运气好——剧团演出时常要和贵族们的打交道,多一份人脉,便是多一个机会。这种迷路的贵族可不是每天都能遇到的。
这样想着,车夫热情地把塞西洛斯和伊莱请到了火堆旁边。
塞西洛斯的目光越过跳跃的火苗,在背风处的几驾马车上转了转,闲聊似的打听起车夫一行的来路。
车夫不由坐直了些,很是光荣地说道:“马车上睡着的是我们剧团的演员,说不定两位阁下还看过他们演的戏剧呢!”
“戏剧?也许看过吧,”塞西洛斯表现得兴味十足,“还有很久才能天亮,不介意的话,能否给我们讲讲你们的故事?”
说话的黑衣青年面色白皙谈吐得体,越发贴合车夫心目中贵族的形象。
搞不好是哪个王国的王子呢!
车夫暗下决心,一定要在天亮前争取到这两个小伙子的好感,万一他们是什么大人物,说不定他们能在某个王国多演上几场——那意味着很大一笔分红。
怀着这份私心,车夫对塞西洛斯有问必答,每每夸耀剧团的知名和专业程度,“附近的十几个王国,没有我们没去过的,上百场演出,每一场演出都深入人心!两位大人要是不信,不妨打听打听莉迪亚剧团,口碑绝对是顶好的!”
塞西洛斯打算浅聊几句就切入主题,顺着车夫的话随口问了句:“莉迪亚是剧团老板的名字吗?”
车夫却摇头说:“那倒不是,我们的老板是个男人。”
塞西洛斯:“?”
车夫说道:“看来两位大人不是格丽塔人,我们格丽塔王国的传统就是以家中女性的名字为自己的商队或者剧团命名。”
格丽塔王国就先前去过的,信仰光明神的国度里面积最大的那个王国。
塞西洛斯好奇道:“这是为什么?”
车夫轻“啊”一声,“看来两位大人的确没有看过我们的戏剧,《美丽的格丽塔》,我们的拿手剧目,讲的是蒙多一世在瘟疫中拯救了自己的爱人与即将分崩离析的王国。当上国王之后,他以自己爱人的名字为王国命名,这是个美好的传统,一千年来我们有样学样,莉迪亚不就是老板那位老祖母的名字吗?”
第145章尼奥行踪这是……尼奥的图腾?!……
“一千年?”
人类王朝通常都很脆弱。
要延续千年可不简单。
塞西洛斯称赞道:“你们的国王一定既英武又贤明。”
车夫与有荣焉:“那是当然!蒙多家族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受到过光明神的赐福。每一代蒙多都骁勇善战,《格兰迪特》和《菲尔戈乔夫》这两出戏剧就是改编自格丽塔的士兵分别在蒙多三世和蒙多十世的带领下突破敌国王都那两次伟大的战役;
“《光明降临的夜晚》里还记录了当时的神王伊莱夜访格丽塔王国与蒙多七世对谈的细节;蒙多十六也在年幼时见过神王伊莱,接受了神王的赐福从此战无不胜!两位大人如果有兴趣,可以在两天后来格丽塔看一出《森林中的光明神》,必定让大人们载兴而归!”
车夫如数家珍地罗列起戏团剧目,戏剧主题无不围绕格丽塔王室与光明神伊莱之间的因缘。
按车夫的说辞,伊莱格外偏睐格丽塔王国与蒙多家族,不仅在每一任蒙多继任王位时给予教诲,还会在每次大战中为格丽塔的士兵鼓舞士气,当蒙多十六被敌国士兵困住时尊贵的神王陛下甚至亲自出现在战场上为其解围……
传说传得有鼻子有眼,要不是塞西洛斯知道五百多年前伊莱就将自己一分为二,一半在堕落沼泽净化贝加斯的残骸,另一半徘徊在世界之外寻找死亡雪山,根本不可能出现在中土的战场上救人,说不定就信了!
塞西洛斯越听越觉奇幻——以他对伊莱的了解,也许伊莱的确曾与某一任蒙多有过交集,但那大概率是出于偶然。要说偏睐某个王国或某个家族……完全不是伊莱的作风。
转头看伊莱,伊莱的眉心也在车夫的讲述中轻轻蹙起。
而车夫全然不知他口中的光明神伊莱近在眼前,仍在滔滔不绝地夸耀历代蒙多在伊莱的庇护下南征北战,顺便见缝插针地推荐所在的剧团,试图争取在别国演出的机会。
从车夫的讲述中不难听出,许多事迹的视角及对话都是由“亲历者”亲口传述,再由吟游诗人或剧团通过不同的方式演绎,传遍中土各国。
即是说,是历代蒙多亲自渲染了自己与伊莱之间的联系。
其目的……
塞西洛斯能想到的就是为自己的家族镀金,或者震慑敌国。
有道灵光在脑海中闪过,塞西洛斯却没来得及抓住,眉心轻跳,屈指抵着下巴陷入沉思。
所以——
格丽塔及周边各国的国民是对历代蒙多的说辞深信不疑,相信一千年多年来为格丽塔王室保驾护航的光明神不会抛弃他们,才在光明陷落的五十年里仍然不肯改信的吗?
“你们从山路来。”塞西洛斯思索时,伊莱突然开口,打断了车夫的鼓吹。
车夫的目光转向面前这位沉默寡言的金发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