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在火上煮。房间里洋溢着鲜美的出汁气味。苏文绮闻着,有一点饿。
她百无聊赖又严阵以待地对大语言模型敲字。
“无尘无尘告诉我,帝国八月有什么新闻热点。”
“无尘无尘告诉我,虚构几个谭源禹最近会关注的东西。”
“无尘无尘告诉我,你是否过分喜欢同我讲人工智能。”
第一个问题,皇室出巡,议会召开,制造业指数持续回升。
答案,是苏文绮倘若打开她订阅的几个新闻网站,这个月所能看到的头条的超简略版。
第二个问题,无尘虚构了一起斋月乡里组织做义工以代替斋戒。
斋月是有意义亦不会触雷的题目。
在没有充足的替代营养来源的地区,广泛的禁食会对生产力有显着影响,亦损害特定群体的健康。
还可以加入对信仰自由的探讨。
第三个问题,纯属对无尘算法的惊诧。
为什么前两个答案里,在苏文绮不会采纳的部分中,它都提到了自己的同类?
苏文绮想,自己也真是懒。
完全是把大语言模型当作搜索引擎来用。
谭源禹这个帝国最知名的、半官方的、帝党属性的社会评论者兼苏文绮的前辈,就在苏文绮社交账号的关注列表里。
苏文绮却连打开手机查一下都不愿。
还好,她只是在把大语言模型当作搜索引擎来用。
苏文绮乃一个内阁下属智库的员工。
她的一项工作是以个人的名义发布被上级许可的政治评论文章。
工作做了一年多,苏文绮最初的兴致消失殆尽。
她感觉,自己不过是一个比这些大语言模型经过更多训练的、依据题目生成符合规范的答案的、对于一些语料库驾驭更为娴熟的人体大语言模型。
并且,还不是位于深域的无尘。
而是位于浅域的灵言。
灵言由帝国的科学家开发,接受了更多如何避而不谈诸种政治内容的训练。
苏文绮头脑风暴时,绝不用灵言。
她有不止一个密钥,公用的私用的、办公用的家用的。
她可以去深域。
头脑风暴时,大语言模型总不能动辄忌讳、动辄“抱歉,我无法回答你”。
有敲门声。江离在用钥匙开门。然后,她在玄关挂衣服、换鞋,在浴室洗手。
苏文绮在触控板滑到浏览器的界面,关闭《帝国电子时代》的窗口。
战争结束、尘埃落定以后,这东西越来越闭塞、越来越不能提供给苏文绮她真正想要的信息了。
不确定是否与它的金主机构被裁撤了有关。
苏文绮坐在人体工程学躺椅上。
江离伏在苏文绮身前,对苏文绮行跪礼。
这可以说是她们今天第一次见──江离还在放假,精力比较足,清晨,未及苏文绮起床,她就出门了。
苏文绮问了江离去图书馆的自习情况,又使唤江离去做自己已经基本做完的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