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怎么做?公开揭露?媒体早已被算法操控,真相会被淹没在信息洪流里。”
“那就换一种方式。”她眼神坚定,“我们办一场‘真实之夜’。”
周衡抬眼看她。
“就在校园礼堂,邀请所有愿意分享真实经历的人上台。不限主题,不说教,不评比,只是讲。全程直播,接入‘回声谷’平台,让每一句话都能被听见。”
“你知道风险。”
“我知道。一旦有人举报我们‘传播负面情绪’,教育部可以立刻叫停,甚至追究责任。”
“那你为什么还要做?”
她望向窗外灰蒙蒙的天:“因为许知远那样的孩子,需要看到??有人敢说真话,而且没被惩罚。”
当天下午,宣传海报悄然出现在教学楼走廊、食堂门口、图书馆公告栏。纯白底色,黑色字体,没有任何修饰:
>**真实之夜**
>时间:6月20日19:00
>地点:主礼堂
>内容:请说出你从未对任何人讲过的事
>规则:不打断,不评判,不记录姓名
>只需一句:“我在听。”
没有人署名,也没有组织单位。可到了傍晚,已有上百名学生自发前来布置场地。有人搬来椅子,有人调试音响,还有人悄悄架设了三台备用摄像机,以防直播信号被切断。
晚上七点整,礼堂灯光调暗,仅留一束暖黄追光打在舞台中央的麦克风上。第一位走上台的是个戴眼镜的女生,声音颤抖:
“我爸爸在我十二岁那年跳楼了。没人告诉我原因,只说他‘压力太大’。可我知道,是因为我妈出轨。那天晚上我躲在衣柜里,听见他们在吵架,他说‘你毁了这个家’,然后我就听见……那一声闷响。”
她停顿了几秒,深吸一口气:“这么多年,我一直觉得,如果我当时冲出去抱住他,也许他就不会走。直到我在‘回声谷’听到一条留言:‘我不是不想活,我只是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那一刻,我才明白??不是我的错。”
台下寂静无声,唯有呼吸起伏。
接着是一位男生:“我被同性恋霸凌了三年。老师说‘别太敏感’,同学说‘开个玩笑而已’。最后我割了腕,住院三天,出院时医生写的是‘青春期情绪波动’。今天是我第一次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我恨过这个世界,但现在,我不想再假装我没事了。”
越来越多的人走上台。
一位母亲讲述自己产后抑郁被家人斥为“矫情”;
一名退伍军人坦白自己每晚都被战场幻象惊醒;
还有一个小男孩,才十岁,站在椅子上才能碰到麦克风:“我弟弟死了,车祸。爸妈再也不提他,好像他从来没存在过。可我每天都在想他,我想他,我想他,我想他……”
说到最后,他已经哭得说不出话。
台下突然响起一个声音:“我也想他。”
紧接着是第二个:“我们都记得。”
第三个:“他在听着呢。”
整座礼堂渐渐响起低语般的回应,如同潮水漫过沙滩。
林小满站在后台,眼眶发热。她知道,这一刻,某种东西正在重新生长??不是仇恨,不是反抗,而是一种久违的联结。
直播观看人数突破百万时,信号突然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