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姑娘,请随我们来。”李老恭敬地作了个揖,语气不容拒绝。
钱锦一脸疑惑,看向身旁的敖溟和参老。参老捋着胡子,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敖溟则对她轻轻点头,示意她安心。于是,她怀着满心好奇,跟着众人来到镇子中心一处早已平整好的空地。
空地上,几乎全镇的乡民都聚在了这里,男女老少,脸上都洋溢着期待的笑容。空地的中央,被一块巨大的红布遮盖着,不知下面藏着什么。
“李老,诸位乡亲,这是……?”钱锦忍不住问道。
李老走上前,代表众人开口,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钱姑娘,不,请允许我们唤您一声‘钱神仙’!您来我们鹿鸣镇时间不长,可为我们做的,比我们几辈子盼的都多!修了‘锦绣路’,建了‘前程学堂’,请来了参老神医和他的徒弟,如今连土地庙也快盖好了……咱们鹿鸣镇,多少年了,头一回这么有生气,这么有盼头!”
他顿了顿,环视周围一张张质朴而真诚的脸,继续道:“我们鹿鸣镇,是个三不管的地界,人间的战火都烧不到这儿,天上的神仙也顾不上这儿。以前我们没觉得有啥,可现在,我们觉得,咱们镇子不能没个守护神!这个神,不是天上派的,是我们大伙儿心里自己选的!”
说着,他朝几个青壮示意。几人上前,用力拉开了那块巨大的红布!
红布之下,并非建筑,而是一块打磨光滑的青色奠基石。石上刻着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三福庙。
钱锦看到那三个字,瞬间愣住了。
李老声音洪亮,带着无比的诚挚:“钱姑娘,我们想给您盖这座‘三福庙’!‘三福’,就是您给我们鹿鸣镇带来的——路通之福、安康之福、前程之福!我们推举您,做我们鹿鸣镇自己的神仙,受我们鹿鸣镇世世代代的香火供奉!”
话音落下,乡民们齐声附和,目光热切地望着钱锦。
巨大的感动如同潮水般将钱锦淹没,她的眼眶瞬间就湿了。她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如此纯粹而深厚的爱戴?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喉头的哽咽,尽量用平缓的语气解释:“大家的心意,钱锦……我真的……不知该如何感谢。可是,这供奉香火、立庙封神之事,非同小可,需要有天庭的敕封,得上面批准才行,不是我们私下能定的……”
乡民们听得似懂非懂,但态度却异常坚决。一位大娘喊道:“钱姑娘,我们不管那些天规天条!我们就认你!你就是我们鹿鸣镇的神!”
“对!我们就供你!”
场面一时有些胶着。这时,敖溟上前一步,轻轻握了握钱锦的手,对众人温言道:“诸位乡亲的厚爱,钱锦和我都铭记于心。此事关系重大,不如这样,我们先将此事禀报给钱锦曾经任职的财神府,由财神爷上达天听,看看天庭如何定夺。如何?”
参老也点头附和:“敖溟小子说得在理。此事需按规矩来,方是长远之计。”
李老等人见几位“神仙”都这么说,便也冷静下来,纷纷点头:“那就听钱神仙和敖公子的!”
……
再次踏入财神府,钱锦和敖溟的心境已与昔日截然不同。少了几分初来乍到的忐忑,多了几分历经世事后的从容与踏实。
还没等他们感慨,两道金光就窜了过来,热情地围着钱锦打转——正是金豆儿和银宝儿两个小童子。
“你们可算回来啦!”充满欢喜。
招呼还没打完,就听到更热闹的声音传来。
“钱锦!敖溟!”
只见岚姐儿、班哥儿和大强子也闻讯赶来。岚姐儿依旧温婉,班哥儿精神奕奕,大强子还是那副金光闪闪、嗓门洪亮的模样。
“可把你们盼来了!”大强子一把抱住敖溟,拍得哐哐响,又想去抱钱锦,被敖溟笑着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