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阿三人更多,十年后年均总票房都不足100亿人民币。
宝莱坞一年生产的影片占据了全球四分之一,票房就是上不去,经济是一方面,文盲确实太多了。
因为众所周知,印度就1亿人口,其余十几亿都是低种姓,一辈子走不出家乡的。
“不说这个!”
“我是怕大过年的,看这类型不太好!”
张一谋始终还是觉得,《金陵》放在春节档不好,大过年的让民众看这样的影片,他内心很过意不去。
虽然看似《金陵》的预售很成功,但后续呢?
电影又不是第一天?!
当然,现在的局势已经比他料想中的,要好很太多太多;哪怕全网民众开骂,其实都不会影响这部电影盈利。
这样的预售和宣发,首日2亿,最终5亿问题不大。
总会有人去看的。
也就是说,大年初一2亿票房的基础上,大年初二骂的再惨,其实也有几千万的基本盘。
这是因为营销和张一谋、贝尔等人自带的票房号召力。
但是,张一谋显然是不希望看到这个结果,所以才会拉陈瑾过来。
“张导!”
陈瑾又怎么会不知道张一谋的担忧:“你拍这部电影的初衷,是为了什么?”
“不要跟我说是为了钱,因为当初钱是张伟平投资的!”
“哈哈!”
张一谋笑的拍了陈瑾一下:“你是为了钱?”
“有这方面原因!”
陈瑾是很诚实的:“如果能让全民都知道日本人曾经对我们同胞犯下的滔天罪恶,顺便把钱赚到手,肯定更好!”
“但我让《金陵》上春节,其实赚钱只占据第二位!”
这是陈瑾的实话。
张一谋点了点头,喝了口茶道:“我拍《金陵》,是因为看了***的这部小说,我觉得它很适合拍成电影,而后当时正好是奥运会期间!”
“我就在想,奥运是一个可以宣传给全世界的窗口!”
“为什么不能在电影上试试!”
张一谋抬起头道:“我是拍给日本人看的,我想让他们的年轻人,知道曾经他们的祖先,他们的国家,怎么样侵略过我们;我想让外国人知道,80年前日本人到底在我们华夏做了什么!”
“钱……是你们投资该考虑的事情,当然我也不想让你亏钱!”
这番话,陈瑾可以肯定,是张一谋拍这部电影的最真实目的。
绝不是当着他们的面故意这么说的。
“所以啊,那就更应该在春节上了!”
陈瑾咧嘴笑了笑:“这就是我占据第一位的想法!”
“哪怕遭遇民众的谩骂,我也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日本人对我们做了什么!”
“况且,骂的肯定是少数!”
“我想,春节他们看了这部电影,虽然会难过,但更多的,是切肤的痛!”
“因为我对我们的电影有信心!”
如果换了《热辣滚烫》,陈瑾还会觉得有愧疚。
营销做的太过了。
但,《金陵》,陈瑾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担忧。